心理所有权有望成为理解私营企业经理行为变化的钥匙,然而心理所有权研究与私营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结合,还需要充分考虑私营企业的情境特征,并对心理所有权为何产生消极效果做出解释。本课题认为侵占行为是经理心理所有权受到威胁时的产物,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几个问题:(1)私营企业经理心理所有权的成因;(2)心理所有权的期望权利和预期责任两维平衡模型对经理侵占行为的解释力;(3)关系(Guanxi)外部性是否会诱导私营企业经理心理所有权的失衡和侵占行为的产生。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新的心理所有权结构模型来解释经理的侵占行为;(2)从网络视角切入研究关系外部性对经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3)创新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来解决侵占行为研究的难题。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深化对心理所有权内部结构的认识,揭开私营企业经理心理所有权变化和侵占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亦能为私营企业管理关系和心理所有权提供理论指导。
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一直缺少适合分析公司治理问题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对企业中网络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本项目因应上述研究空缺,尝试将心理所有权的概念引入上述研究情境,与网络视角结合起来,解释私营企业中职业经理的心理和行为,就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1)私营企业中经理心理所有权的主要来源;(2)心理所有权为何诱发经理的侵占行为?(3)家族关系涉入企业如何产生外部效应?.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项目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发现:(1)私营企业经理与企业主之间工作关系亲密度是正式所有权之外经理心理所有权的重要来源,这种亲密关系既可来源于既有的关系基础,又可产生于工作合作,经理心理所有权提高能够有效引导他们的管家行为。(2)合作创业是在创业活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以额外人力资本投入换取企业未来所有权的实物期权合约,团队成员的额外投入是其心理所有权形成的基础,而其对未来收益的期待是其工作激励的重要来源。(3)心理所有的“领地”受到侵犯会诱发“所有者”的防御行为,甚至侵占行为。在创业企业中心理所有权诱发侵占行为常常缘起控股创始人违背隐含的实物期权契约。(4)家族关系涉入企业存在多方面的负面外部效应。首先,会引导职业经理的关系比较,导致他们产生关系疏离感,进而降低他们的心理所有权。其次,会不适当地诱导企业主的边界行为,助长家长式领导的管理风格,阻碍企业主向经理相机授权。第三,在政府主导经济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家族在所有权层面的涉入可能导致私营创业企业之间资源获取代价的不平等。. 上述研究发现带来了几方面的科学意义:(1)代理合约所嵌入的社会关系是促成管家式合作,避免经理代理行为的重要情境变量,而经理心理所有权是其起作用的关键心理机制。(2)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所有权适用经济理论解释,可视为不确定背景下合作形成的未正式化所有权,其持续激励效果取决于不确定性消除后能否适时正式化。(3)由于缺乏正式契约的保障,心理所有权仅在其“权利”有保障的情况下才具备激励作用。(4)组织内与组织外同样存在网络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传导机制多样,可以通过处于网络核心的个体跨场域的边界行为传递,也可以通过其他成员的关系参照比较来传递,还可以通过资源的歧视性配置来相互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心理所有权、职业经理与民营家族企业的成长
基于心理所有权的顾客促销参与行为研究
消费者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外部干预
环境规制、企业外部关系构建与投资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