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敏度的客观评定一直是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难点问题。但在法医临床学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等级评定、医疗事故、保险赔偿等鉴定标准中均对眼外伤后视敏度(Visual Acuity)水平进行了定量化的规定;显而易见,视功能客观评定得准确与否,决定着司法鉴定结果的科学、准确,进而影响着刑事、民事审判决的公平、公正。.本研究旨在应用高端微视野检查技术及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研究如下问题:.1.不同固视性质眼其视敏度水平的统计学分析;.2.VEP与视敏度对应关系的统计学分析;.3.应用固视性质检查法客观预估视敏度的法医学探讨;.4.联合应用固视性质与VEP检测客观评定视敏度的法医学研究,以利法医临床学应用。
本研究根据任务书,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了微视野固视性质与视敏度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不同固视性质眼间视敏度水平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受检者按“固视稳定性”的不同分组:固视稳定组、固视相对不稳定组、固视不稳定组)。而视敏度与固视中心2º固视率、固视中心4º固视率之间亦均有正相关性(R=0.631、0.732),且有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以黄斑中心2°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中心2º固视率、固视中心4º固视率为观察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上述指标与视敏度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散点图显示各微视野指标与视敏度之间具有直线相关趋势。故此,我们认为:微视野检测指标与视敏度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能为法医学视力障碍客观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2)研究了扫描图像视觉皮层诱发电位(SPVER-A)客观判定视力的能力。与主观视力值的相关性研究中,我们分别测试正常眼行为视力(主观视力)和SPVER-A(客观视力),将主、客观视力的数值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显示正常眼SPVER-A所测得客观视力与主观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相关性(r=0.7097),故此,我们认为:SPVER-A是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极具潜力的新方法之一。.3)传统PRVEP客观评定视力的大样本研究。视觉信息在视觉系统中的传递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记录头皮两个电极间电活动的电位差,可客观反映视觉信息的传递情况。在PRVEP研究中,我们以大样本的方式(>200眼别)系统研究了视敏度与阈刺激视角的对应关系,并获取视敏度与PRVEP阈刺激视角的通用回归方程,以及部分特定损伤类型视敏度与阈刺激视角的专用回归方程。为传统VEP客观评定视敏度提供数据支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基于ERPs及fNIRS的精神伤残客观评定技术研究
形觉、色觉和眼球运动的客观视功能的研究
联合应用CE和MPS技术分析法医学混合样本的探索研究
免疫检查点及IL-17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