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6103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李旭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广斌,赵翠薇,邓玲玲,崔文刚,赵海兵,向刚,冷轲,洪涛,张昌拥
关键词:
贵州乌江生态环境城市化耦合关系山地流域
结项摘要

Realizing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Wujiang River is a typical mountainous watershed, with highe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urbanization level, and typically fragile karst areas. This project, whi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 from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such as human geography, urban geography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uses RS、GIS, pluralistic methods, such as statistic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field survey data,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pply the grid metho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study the benefits and the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Wujiang River area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 Explore the coupling law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urbanization, and judge the coupling laws between the two types and find practical optimization of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order to enhance and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Guizhou Wujiang River watershed.

实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乌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山地流域类型,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喀斯特发育的典型生态脆弱区。本项目在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变化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贵州乌江流域为研究区,从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生态环境学等多学科角度,引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元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综合利用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在对该区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格网化技术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该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胁迫效应,探讨在流域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耦合规律,评判二者之间的耦合类型及所处的演化阶段,发掘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控机制,以提升乌江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项目摘要

乌江流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将乌江流域城市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结合起来,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也是近几年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点。本研究选取贵州乌江流域为例,以流域覆盖区域为划分依据,辅以县域进行对比研究,在准确把握乌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城市化发展背景以及生态环境特性的基础上,从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入手对贵州乌江流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以及典型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初步探讨了流域内四类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交互影响的耦合类型及耦合规律性特征,建立了贵州乌江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模型,揭示了二者耦合作用的机制。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山地流域生态脆弱区城市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理论,同时也为乌江流域内各级政府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及景观规划、管理决策过程中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与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60
发表时间:2020
5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李旭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7056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67816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310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27101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0525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504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7806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072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80204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275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7104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0812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干旱定量监测评价及因旱减产动态预估——以乌江流域为例

批准号:418610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志远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关系研究——以伊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190125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位贺杰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对策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

批准号:4067106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董锁成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水-土地利用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批准号:412611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魏伟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