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以乳腺癌干细胞(BCSC)miRNA标签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基因调控网络及系统生物学为切入点。前期工作对BCSC从基因/MicroRNA/蛋白质组学3个剖面进行高通量筛查,确定6个miRNA为BCSC特异性标签。拟分两方面研究:①通过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扩大病例验证前期结果,整合患者临床随访数据及TRANSBIG、NKI、GEO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这些miRNA标签分子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子分型及预后的临床意义,寻找血清特异性分子标记物;②根据①的分析结果,确定1-2个临床显著相关的核心miRNA,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慢病毒载体)功能干预,检测对BCSC自身更新、化疗抵抗、高致瘤性与肿瘤迁移等影响,研究miRNA对BCSC的功能调控,探讨其作为BCSC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并构建基因/miRNA调控网络。本课题的完成有助于更好理解miRNA 对BCSC 的分子调控及临床意义。
本课题以乳腺癌干细胞(BCSC)、标签分子及其潜在临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因调控网络及系统生物学为切入点,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通过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组织标本中分离、原代培养乳腺癌干细胞富集微球体,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对不同来源乳腺癌细胞系微球体形成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微球体与分化细胞中标志物表达差异。2)对BCSC 从基因/MicroRNA/蛋白质组学3 个剖面进行高通量检测,确定了BCSC 特异性基因及microRNA 标签分子。显示微球体细胞中高表达基因26个,低表达基因46个。高表达MicroRNA 10个,低表达MicroRNA36个。采用SAS分析系统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机体内的功能及其所在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所涉及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中有意义的有WNT、Hedgehog、MAPK信号通路。3)通过整合患者临床随访数据及TRANSBIG、NKI、GEO 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乳腺癌干细胞靶向基因与microRNA 对乳腺癌生存的预测意义。研究表明BCSC富集微球体形成与乳腺癌患者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PR 状态、HER-2 状态和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 < 0.05),与患者发病年龄和初潮年龄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 < 0.05)。生存分析显示,微球体形成与否与DFS 和OS 无明显相关性(p > 0.05)。乳腺癌干细胞microRNA 及相关基因对于不同亚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并构建了复发风险模型。通过整合198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与随访数据进行生物信息整合分析,结果显示该genes signature 与乳腺癌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和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其预测预后能力显著优于现有临床预后预测标准,如AOL 标准,NPI 标准, St.Gallen 标准,Veridex 标准和 MammaPrint 等,与Oncotype 预测能力相当。研究提示,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调控确定其特异性预测分子或标签分子,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4)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慢病毒载体)进行功能干预,检测核心miRNA 对BCSC 自身更新、化疗抵抗、高致瘤性等影响,研究miRNA 对BCSC 的功能调控,并构建了基因/miRNA调控网络。本课题的完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miRNA 对BCSC 的分子调控,并为其潜在临床应用拓展了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microRNA100对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肝癌血管生成相关microRNA的鉴定、功能分析及临床意义
microRNA调控DNA损伤关卡治疗乳腺癌干细胞化疗耐药的研究
MicroRNA调控胃癌干细胞表型形成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