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室利用黑色素合成抑制剂和黑色素缺失突变体对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首次发现黑色素与病菌成功侵入玉米组织密切相关。通过对其进行理化性质、IR和UV分析,初步明确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为DHN黑色素,并成功克隆了3HNR和SCD 2个黑色素合成酶基因。本项目将利用PCR、RACE、Genomic walking等技术克隆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利用基因敲除、RNAi技术、HPLC分析、异源表达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研究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代谢途径及表达调控机理,阐明黑色素与病菌致病性间的确切关系。文献报道,真菌的黑色素合成途径可能包括6个功能基因。明确这些目的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将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与玉米之间的分子互作机理和开发新型杀真菌制剂奠定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棉花黄萎菌黑色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水甘油通道蛋白StFps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樟树芳樟醇合成酶(LIS)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玉米大斑病菌调控基因StMR1与DHN黑色素合成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