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是诱发肝癌的重要病毒因子,但HBx并不能直接驱动肝细胞恶性转化,PI3K/AKT信号被激活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标志,近期研究表明HBx能诱导甲胎蛋白(AFP)的表达,而我们研究发现AFP具有促肝癌细胞PI3K/AKT信号传递的生物学功能,由于AFP高表达是肝癌发生的早期基因事件,所以我们推测HBx可能通过驱动AFP表达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本项目采用ChIP、RNA干扰和特异性甲基化-PCR等技术,研究HBx驱动肝细胞AFP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效应,以及AFP对HBx激发PI3K/AKT信号传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1、HBx驱动AFP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2、AFP与PTEN相互作用及调控Src、Ras和CXCR4表达;3、AFP对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可探索HBV激活肝细胞PI3K/AKT信号机制和预警病毒性肝癌发生有重大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x(HBx)蛋白能促进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在肝癌发生的早期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的基因重新被激活而表达, 所以AFP作为肝癌发生的诊断标志物。研究已经发现,AFP能通过激活生长信号促进肝癌细胞的恶性行为,但是HBx是否能驱动AFP表达,以及AFP是否能激活PI3K/AKT信号促进肝细胞的恶性转化,目前还不清楚。本项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NA干扰、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小动物活体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从临床肝癌样本、体外细胞系研究HBx对正常肝细胞AFP表达的影响,并分析AFP表达后对PI3K/AKT信号的激活作用,探索HBx驱动AFP表达后对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肝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中,AFP、AFP受体(AFPR)、Src、Ras、CXCR4等基因的表达不断增强;AFP和AFPR优先于Src、Ras等癌蛋白的表达;(2)HBx能促进正常肝细胞表达AFP和AFPR,而且对AFP和AFPR基因表达有优先的选择性;(3)HBx诱导正常人肝细胞L-02的AFP和AFPR表达后,AFP定位于肝细胞浆,而AFPR则定位于细胞膜;(4)在人肝癌PLC/PRL/5细胞有AFPR表达。用AFP作用于这些细胞,能促进这些细胞的Src表达,用Ly294002(PI3K特异性阻断剂)处理细胞能显著性阻断AFP诱导Src表达;(5)HBx优先驱动AFP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诱导肝细胞的恶性转化。项目的研究结论是,HBx优先驱动AFP表达;AFP具有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激活该途径促进肝细胞的恶性转化。AFP可作为生物治疗肝癌的新的靶分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HBx驱动甲胎蛋白表达调控重编程因子Oct4活性对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抗肝炎新药SY-801阻抑肝细胞甲胎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
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衰老和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HBx调控c-kit基因过表达在肝细胞癌EMT中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