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史前人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地域文化变迁的关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12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周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婧泽,崔银秋,张全超,李春香,李红杰,宁超,赵红玉,王传超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线粒体基因组古DNA遗传多样性史前人群
结项摘要

The Western Liao River Valley gave birth to glorious prehistoric cultures such as Hongshan culture, and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al component and its dynamics of prehistory population in this region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rehistoric population can be reconstructed directly and scientifically based on human genomic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retrieved by ancient DNA techniqu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ique, this study intends to sequence the whol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ancient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prehistoric culture in Western Liao River valley; the paternal structure will be also determined by testing differentY-SNPs. The sources, pathways and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will be determined and the approximate time of population expansion or migration can be also estimated through comparing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etic composition and its dynamics among prehistoric cultures in this region as well as around in the same period. Combining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we will discuss the effect of genetic component and its dynamics of prehistoric culture pop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and furth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西辽河流域曾孕育出红山文化等灿烂史前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对该地区史前人群的来源及组成成分的变迁的研究,可了解其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的作用及其与中原族群和现代人群的关系。使用古DNA技术获得史前人类的基因组信息,可以直接而可信地重现史前人群的遗传结构。本研究拟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测定西辽河流域史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古代个体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确定不同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组成;并测定不同区域的Y-SNP,确定史前文化人群的父系遗传组成。通过比较本地区史前各考古文化间以及同一时期周边考古文化人群父系和母系的群体遗传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确定人群组成成分的来源、迁徙途径和规模,并估算出群体扩张或迁徙发生的大致时间,同时结合考古学地域文化信息,探讨史前人群遗传组成及其变化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深入揭示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项目摘要

西辽河流域曾孕育出红山文化等灿烂史前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使用古DNA技术获得史前人类的基因组信息,直接而可信地重现史前人群的遗传结构。本研究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测定西辽河流域史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古代个体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确定不同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组成;并测定不同区域的Y-SNP,确定史前文化人群的父系遗传组成。通过比较本地区史前各考古文化间以及同一时期周边考古文化人群父系和母系的群体遗传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确定人群组成成分的来源、迁徙途径和规模,探讨史前人群遗传组成及其变化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辽河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期的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基本没有变化,最主要的线粒体单倍型是D,然后是A,B,F和Z。青铜时期之后气候变冷,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人群线粒体单倍型有了一些变化,如G和F单倍型有所增加。而父系遗传结构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早期遗址的中Y染色体单倍型N1*占有很高比例达(新石器时期的比例为89%),在相对晚期的遗址中比例逐渐下降,到了青铜时期仍保持较高比例,平均达63%,青铜时期以后急速下降,到现代人群中的频率很低只有10%以下。这种变化来自南方仰韶文化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O,和北方游牧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C迁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60
发表时间:2020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周慧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90101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158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250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031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25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9274164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309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8970209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286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603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206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89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350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0502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9474159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0144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8670280
批准年份:1986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0118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80601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307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670853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6400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047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6006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60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0111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贸易开放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变迁:理论、测度与文化地图

批准号:7186303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杨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汉江流域文化线路上的聚落形态变迁及其社会动力机制研究

批准号:5107815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晓峰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文化多样性视野下天津近代公园的日常景观、历史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

批准号:5147829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天洁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流域文化变迁与生态演化相互作用对流域生态政策影响的机理研究——黑河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对比研究

批准号:911250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志强
学科分类:D0104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