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足下垂的新型功能电刺激技术及其神经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20111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周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耿艳娟,方鹏,武振兴,田岚,夏侯耀红,朱明星,张良清
关键词:
足下垂功能电刺激康复医疗设备织物电极神经可塑性
结项摘要

Foot drop is the inability to voluntarily dorsiflex the ankle during the swing phase of gait and is usually caused by weakness, damaging the peroneal nerve, decreasing gait quality, limiting mobility, increasing fall risk, and greatly increasing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walking.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is a therapy to treat drop foot, and has been used for many years in clinical. However, due to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FES method,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underlying neural mechanisms, the treatment benefits remain unsatisfactory. The project plans to explore the novel FES method and the optimal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nd to demonstrate the neural plastic mechanism of FES treatmen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have been addressed as follows. First, stimulate and record the same muscle simultaneously with our developed textile electrode to analyze the recoding electromyogram from the stimulated muscle and modulate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daptively. This closed loop method can achieve optimal stimulation effects. Second, neuroimaging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imulated ankle dorsiflexion, and monitor the effective executed movement to correctly interpret activation maps. This wil demonstrate the underlying neural plastic mechanism of FES treatment, and guide the selection of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can obtain the more effective drop foot stimulation techniques, and understand mechanisms of central therapeutic benefits of FES.

足下垂是由腓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踝关节无法背屈、行走时足趾拖地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行走,还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功能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作为治疗足下垂的方法之一,虽然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但由于合适的FES方式和参数及治疗效果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本项目拟探索治疗足下垂的FES新方式与参数,进而研究FES治疗足下垂的神经可塑性。主要研究内容:1)利用研制的织物体表电极,同时实现目标肌肉电刺激和肌电信号采集,分析采集的肌电信号,实现对刺激参数的闭环调整,获取最佳刺激方式和参数;2)使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分析FES诱发的踝关节背屈动作,并同时监视动作的执行,在此基础上理解FES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机理,并指导FES参数的选择。本项目的实施有望获得更有效的足下垂FES治疗技术,并从神经可塑性的角度了解FES治疗机理。

项目摘要

足下垂是指患者在行走时踝关节无法背屈,造成脚趾拖地、步态异常。功能电刺激技术可在行走过程中检测到患者抬脚意图并触发电刺激,帮助患者胫骨前肌收缩并完成抬脚动作。本项目拟通过研究新型刺激电极和刺激方式,研究基于足底压力、加速度、肌电、关节角度不同运动传感器对足背屈动作的反馈方法并结合动物实验探索新型功能电刺激技术及其神经机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研制了用于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织物电极,可用于患者的足下垂纠正。分析了含银导电织物材料的电化学阻抗特性并评价了织物电极的刺激舒适度,建立了织物刺激电极与皮肤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刺激舒适度可能与Aδ神经纤维的激活有关,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织物刺激电极的设计与优化。.2.研制了用于纠正足下垂的多触点阵列电刺激系统,由阵列电极、微控制单元、高压开关、刺激电流源、电源等组成。结合关节角度反馈,可实时搜索有效刺激点,解决了当前患者无法正确贴放电极位置的困难。通过多触点阵列电极,可顺序分布式激活不同的肌肉运动单元群,提高刺激效率,缓解电刺激造成的疲劳。.3.研究了足底压力、加速度、关节角度、肌电等不同运动传感器在复杂地形下(平走、上楼、下楼等)对刺激触发时间的判断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的识别算法,能在复杂地形下正确识别抬脚动作并触发电刺激,提高了刺激触发时间的正确率与稳定性。.4.建立了基于大鼠模型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实验平台,包括多通道大鼠跑台、可植入电极与颅骨接头、多通道肌电采集系统、运动分析系统等。研究了电刺激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情况。.5.基于大鼠动物实验平台,探索了利用超声对深部神经组织实施无创刺激的可能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周慧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90101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158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250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031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25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9274164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309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8970209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126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286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603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206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892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350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0502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9474159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0144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8670280
批准年份:1986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0118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80601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307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670853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6400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047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6006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60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用于损伤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的构建

批准号:60371025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曹军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植入式神经功能电刺激接口电路关键技术研究

批准号:6167404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章
学科分类:F04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视神经电刺激虚拟通道的产生与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6117117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丽明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肌肉电刺激手功能重建的神经网络控制

批准号:39770186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蓝宁
学科分类:C0504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