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MT)是其增强侵袭转移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前期发现,HBx蛋白可诱导肝癌细胞Snail1(EMT介导关键因子)过表达,促进其侵袭转移,但HBx对Snail1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我们观察了HBx对SNAI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发现HBx对SNAI1启动子的活性调控区段定位于-869~-514。生物信息学预测比对发现,该区段独有c-myc、n-myc结合位点,而此两者正是HBx的靶基因。由此我们推测:HBx通过激活c-myc/n-myc,上调SNAI1基因转录,诱导Snail1过表达,介导肝癌细胞EMT。为验证上述设想,我们拟从HBx对SNAI1转录调节入手,采用启动子活性检测、ChIP、基因转染、RNAi等技术,深入研究HBx对SNAI1基因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有望阐明HBx调控肝癌细胞SNAI1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并为HBV相关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MT)是其增强侵袭转移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HBx蛋白可诱导肝癌细胞Snail1(EMT介导关键因子)过表达,促进其侵袭转移,但HBx对Snail1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初步观察了HBx对SNAI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确定HBx对SNAI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调控区段定位于-869~-514。生物信息学预测比对分析后发现,该区段c-myc和n-myc结合位点是其独有的。由此我们推测:HBx通过激活c-myc/n-myc,上调SNAI1基因转录,诱导Snail1过表达介导肝癌细胞EMT。.为验证上述设想,我们按照基金申请书的工作计划,循序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我们构建了完整的SNAI1启动子并进行了截短,明确了HBx蛋白对SNAI1启动子活性具有调节作用,活性区段与前期结果一致。接下来,我们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上C-myc和N-myc结合位点突变SNAI1启动子,观察到:在HBx蛋白作用下,突变启动子较野生型活性下降,HBX对SNAI1的转录调控受到抑制,由此明确了C-myc,N-myc在HBX调控SNAI1启动子活性中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验证,我们筛选鉴定了C-myc,N-myc表达确实的shC-myc HepG2和shN-myc HepG2细胞株。以HBx腺病毒感染shC-myc HepG2和shN-myc HepG2细胞后,与野生型相比,snail1在mRNA、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Snail启动子活性变化也没有改变。说明,在C-myc和N-myc表达缺失的HepG2细胞株中,HBx失去了对SNAI1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证明HBx通过C-myc和N-myc蛋白实现对SNAI1基因的调控。最后,我们对调控信号通路进行了验证。利用LY294002抑制P13K/Akt通路,未观察到HBx蛋白对HepG2细胞的Snail1及E-cadherin、Vimentin对mRNA转录、蛋白表达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同时HBx也未能发挥与前期实验相似的促进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而在LY294002作用下,SNAI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以上证实,HBx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SNAI1基因启动子N-myc和C-myc信号位点,实现对snail1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肝细胞癌中HBx调控DNMTs影响抑癌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HBx下调肝细胞癌caveolin-1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HBx调控c-kit基因过表达在肝细胞癌EMT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HBx基因对DNA修复酶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