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金属键(即由非常见的低价态、低配位数金属之间成键)是化学中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涉及到化学键这一基本概念。近年来在d区,p区,ds区和s区金属间成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首例Ga-Ga三重键(1997),Cr-Cr五重键(2005),Zn-Zn键(2004),Mg-Mg键(2007)等的发现。迄今为止,这类金属-金属键还仅限于双核化合物 [LM-ML]及少量簇合物,有关金属-金属键诱导的超分子金属有机聚合物尚未见报道;而由传统配位化合物扩展而得的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已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因此,基于新型金属-金属键组装金属有机超分子体系将极大地丰富含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有助于其理论体系的发展。另外,这类新颖的金属-金属键超分子因其特殊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可能成为高效催化剂或其它(如光、电等)方面的功能材料,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由低价态、低配位数的金属中心形成的金属-金属键化合物引起了很大的研究兴趣,不仅因为这类化合物代表着新颖的结构和新化学键,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反应性、从而在催化有机反应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主要致力于含金属-金属键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设计合成了具有大空间位阻的 alpha-二亚胺类配体及桥联的双二亚胺类配体,构筑了一系列金属-金属键化合物和聚合物,并应用DFT方法研究了成键的本质,探索了这些化合物的小分子反应活性及其机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R = Me, Et, iPr等)的二亚胺类配体与Mg,Ca的单核、多核及含金属-金属键的化合物,考察了配体的取代基和反应条件等对产物结构的影响。2)合成了一系列氢桥联的双核及三核 Ni 化合物,通过单晶衍射和EPR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的固态结构和电子结构,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小分子活化性能。由于镍氢化物在一些生物体系,如[NiFe] 氢化酶中的作用,对于Ni氢化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首次合成了含 alpha-二亚胺的氢桥联Ni化合物,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具有显著贡献。3)设计合成了桥联亚胺型配体,得到双核和多核碱金属配合物和过渡金属的配合物,通过金属-金属键诱导得到了预期的聚合物。4)由于所合成的金属-金属键具有低价态、低配位数金属中心,可表现出奇特的反应性。因此,我们对所得到的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如与烯烃、炔烃、偶氮类、杂蒽等有机小分子的反应,分离并表征了反应产物,为金属与小分子的作用及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发表SCI论文8篇,包括 Chem. Eur. J., Inorg. Chem. 等国际权威期刊。培养研究生8名,已毕业博士2名,硕士3名,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1名(预期在2013年5月答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极性金属-金属键合的金属有机杂大环化合物研究
运用金属-金属成键导向的自组装化学创造有机金属超分子功能新体系
含稀土金属-过渡金属键的d-f杂核金属分子簇
含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小分子反应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