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而现有的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microRNA有望成为一类新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其中,miR-208是目前报道心肌特异性最高的microRNA,其与心肌损伤的关联在动物实验和尸检结果中均已证实。本课题将依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丰富的患者资源,首次以心肌损伤患者和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系统验证miR-208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作用。包括建立血浆miR-208浓度的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稳定性、统计正常人群血浆miR-208浓度分布、计算miR-208作为心肌梗死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miR-208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灵敏性等。其中在研究miR-208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方面,着重分析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及肾功能障碍的影响。如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本课题将推动miR-208成为一个全新的可靠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从而为心肌损伤的准确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本课题前期目标是检测miR-208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我们重点对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浆中miR-208a含量进行检测,均未能检测到。miR-208a的血液含量较低,未能检测,而miR-208b的心脏特异性稍差,所以miR-208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物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我们申请对此课题进行调整,研究炎症因子和炎性相关循环microRNA在冠脉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近年来,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不稳定斑块的无创识别技术,我们分别从microRNA和蛋白两个水平进行了不稳定斑块炎性标志物的研究。. 本课题前期对心梗标志物miR-208a的研究,我们建立了稳定的循环血miRNA提取及Real-time PCR的扩增方法。本课题后期我们以冠脉CT诊断为依据,将外周血标本分组为冠脉正常组、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通过大量文献筛选了不稳定斑块相关炎性因子Adiponectin、Eotaxin、Pentraxin-3等,经ELISA检测验证后发现,Adiponectin可预测斑块的存在与否,且与hs-CRP有一定相关性;同时通过候选基因的方法筛选到miR-16、miR-21等6种miRNA在不同组别中差异表达,经大样本人群real-time PCR验证,锁定差异表达的miR-21,ROC分析表明其对冠脉不稳定斑块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寻找血清学标志物,为不稳定斑块的无创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我们首次将炎性miRNA检测引入冠脉不稳定斑块的分子诊断领域,为不稳定斑块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利于心梗的早期预防。我们在此研究基础上申请到1项新的国自然基金(81371887);发表论文1篇,国际会议摘要2篇,1篇作壁报展出,1篇SCI论文在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MiR-145 inhibits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via PAK4-dependent pathway
MicroRNA在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microRNA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调控及诊断价值
循环Micro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功能及机制探讨
microRNA-451调控的HMGB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