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变化条件下,组织情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组织情绪不良,不仅会使企业降低产出,也将对组织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传统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体情绪智力,没有进一步分析和回答组织"情绪能力"问题。基于组织情绪的内部能力研究,将为组织行为和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一条新思路,同时也将为解释一系列组织现象提供一个新视角。目前,对组织情绪能力的测量、形成和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项目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发现中国背景下组织情绪能力的结构维度、形成机制及其与组织创新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提出组织情绪能力的构建模式及创新推动相关干预路径,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对形成我国独特的情绪能力和组织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将对推动我国企业创新、改进情绪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项目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近6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对中国企业背景下的组织情绪能力进行了概念内涵和意义分析,识别出了中国企业背景下组织情绪能力的六维度结构模型,开发出了相关测量量表;二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探讨了组织情绪能力的形成基础,研究发现强化培训、合理授权、内部晋升、推动职业发展、注重绩效评估、有效报偿、申诉解决等七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构件会对中国企业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产生正向影响;三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情绪能力对企业创新作用的机制路径及边界条件,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组织情绪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企业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路径,发现了组织员工承诺、企业组织学习、部门间心理安全、环境动态性等所产生的中介、调节效应。最后,从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管理视角出发,分析了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了国际组织情绪能力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提出并验证中国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内涵、前因变量及其对组织创新的作用机制,为解释组织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提供一个新视角,对推动我国企业创新、改进组织情绪管理、引导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目前发表期刊论文27篇,国内外会议论文4篇,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3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1篇。其中,在《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自然基金委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4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篇。成果被SCIE检索1篇、S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CSSCI检索20篇。阶段性成果分别在墨西哥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年会、新加坡中国管理研究国际会议上作分组报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以上已发表成果被其它CSSCI论文引用60余篇次。课题阶段性成果被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采纳,对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产生了显著成效。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软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人才研究会优秀论文奖1项,国家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创新奖2项。基于课题研究,课题组围绕组织创新推动、组织情绪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接受《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专家采访8次,在相关领域获得了较大社会反响。课题培养硕士1名、在读博士生1名,培养青年科研骨干5名。一些成果尚在整理发表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创新能力结构视角下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建言与企业创新能力研究:基于行为学派的视角
高新技术企业灵活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和员工创新绩效的多层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能力视角的分析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以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