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EGC及ENS-ICC-SMC功能网络调整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385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李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婷婷,田小平,彭晓华,刘明雪,周思远,钟峰,张微,任驰
关键词:
便秘ENSICCSMC功能网络针刺肠神经胶质细胞
结项摘要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 is a common ailment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which is seriously reduc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effect of medication treatment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a better solution is badly needed. Acupuncture has been sufficiently proved effective in treating FC by clinical practice. FC is among 43 diseases recommended by WHO to b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Back-Shu and Front-Mu acupoints is a classical acupuncture approach for treating FC, but the mechanism behind has not been explained essentially.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key point in pathogenesis of FC is decrease of EGC and unbalance of ENS-ICC-SMC functional network. Exploring the peripher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s probably a way to reach a breakthrough. Therefore, this project based on acupuncture Front-mu and Back-shu, a classic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takes the functional constipated model mice as research subjects, further explains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The project starts with EGC, ENS-ICC-SMC network, and GDNF-PI3K-Ak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which are important factors effecting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then utilizes techniques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situ hybridization,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performed with computer, fluorescence quota PCR and gene knockout to prove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nd functional network of FC model mice pros and cons.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不理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热点问题。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证据充分,是WHO推荐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其中大肠俞募穴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取穴方法,然而俞募穴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尚未阐释清楚。最新研究表明EGC减少进而引起ENS-ICC-SMC功能网络失调是功能性便秘发病的关键环节,从外周机制入手可能是阐释作用机制的突破口。故本项目以针灸俞募穴理论为指导,以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从影响胃肠动力的关键环节EGC、ENS-ICC-SMC功能网络、以及密切相关的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入手,运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并采用基因敲除技术,从正、反两面证实针刺俞募穴对模型小鼠肠道动力、肠道功能网络的调整作用,拟深入阐释俞募穴治疗胃肠疾病这一针灸经典用穴规律的科学内涵。

项目摘要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不理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热点问题。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证据充分,是WHO推荐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其中大肠俞募穴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取穴方法,然而俞募穴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尚未阐释清楚。最新研究表明EGC减少进而引起 ENS-ICC-SMC功能网络失调是功能性便秘发病的关键环节,从外周机制入手可能是阐释作用机制的突破口。. 本项目以针灸俞募穴理论为指导,以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从影响胃肠动力的关键环节 EGC、ENS-ICC-SMC功能网络、以及密切相关的 GDNF-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入手,运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荧光定量 PCR 等方法,并采用基因敲除技术,从正、反两面证实针刺俞募穴对模型小鼠肠道动力、肠道功能网络的调整作用,拟深入阐释俞募穴治疗胃肠疾病这一针灸经典用穴规律的科学内涵。. 本项目分别从针刺俞募穴对不同状态小鼠胃肠传输功能影响、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EGC及ENS-ICC-SMC功能网络的调整机制和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GDNF-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三个方面的实验来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1.针刺刺激可加快功能性便秘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提高结肠平滑肌的收缩张力,进而增强便秘小鼠胃肠道传输功能。正常小鼠针刺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提示在健康状态下,针刺对胃肠传输功能的作用不明显。 2.针刺可能通过EGC细胞的作用来改善功能性便秘小鼠的排便情况。针刺能够降低功能性便秘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改善平滑肌细胞结构,提高ICC细胞及肌间神经丛的数量,从而恢复ENS-ICC-SMC功能网络。3.针刺大肠俞募穴可能通过促使EGC细胞分泌产生GDNF,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TOR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改善结肠组织形态及胃肠传输功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5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李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47110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11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254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4006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44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0301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283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048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001013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122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118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0306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0509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0707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51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160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09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0110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32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730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12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079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67111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肠道菌群和肠道动力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43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瑛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针刺抑制EGC网络的瀑布级联效应缓解IBS内脏高敏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42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郑倩华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电针大肠俞募穴双向调节肠道动力异常的脑肠经穴互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377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晖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肾及其原、络、俞、募穴相关神经元的形态学和化学特征

批准号:8137355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白万柱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