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工纳米颗粒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食物链中的关键过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30642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95.00
负责人:王震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baoshan xing,赵建,李斐,郑浩,徐亚楠,印丽云,陈蕾,程丽,曹雪松
关键词:
纳米颗粒风险评估食物链构效关系生物累积
结项摘要

With rapid increasing nanoproducts,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ENPs) with high amounts could release into soil, freshwater and ocean environments, which brings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whole ecosystem. Currently, the effect of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ENP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edia on nanotoxicity is still not clear. Information on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of ENPs and co-exist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s is lacking. This proposal will sysmatically investigate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ENPs under soil,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conditions and the related biological responses. The data on the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of ENPs in soil, freshwater and ocean food chains will be obtained. The key surfac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NPs dominat the transfer of co-exist contaminants will be revealed. In addition,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between ENPs and their toxicity, and the risk assessment will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data from this project. This proposal will provide important data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ENPs. Prospective suggestions will be giv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and friendly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随着纳米产品的飞速增长,人工纳米颗粒(ENPs)必定大量进入土壤、淡水和海洋环境,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目前,ENP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地球化学行为对纳米毒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ENPs自身及与共存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蓄积与传递机制方面的研究甚为缺乏。本项目将系统研究ENPs在土壤、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响应;获得不同类型ENPs在陆地、淡水和海洋食物链中传递及放大效应的基础数据;探明ENPs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后对食物链传递及放大效应的影响;揭示控制污染物在食物链中传递的决定性污染物的物化性质和ENPs表面性质。同时,基于上述研究得到的数据,分析ENPs与环境生物效应的构效关系,建立一套适合ENPs生态风险评估体系。本项目将为深入、全面的理解ENPs在土壤、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性提供重要数据,为纳米技术的发展及人工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前瞻性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系统、深入的研究了典型人工纳米材料(NMs)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食物链中的关键过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① 明晰了光照条件下,水环境中氧化石墨烯(GO)的转化路径及机理,发现了转化过程中GO能够将银离子及铜离子还原为银和氧化亚铜NMs,GO的光转化能够产生有机小分子及降低GO表面含氧量,导致其环境风险增加;.② 探明了纳米生物炭的来源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异相团聚过程,证实了纳米生物炭主要来源于生物炭中的含氧量高的无定形结构,这些纳米生物炭能够通过静电引力与土壤矿物发生异相团聚,进而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③ 明确了水生植物凤眼莲对CuO NMs的吸收、转化及生物响应机制,证实叶片是凤眼莲吸收CuO NMs的主要组织,CuO NMs在凤眼莲体内被转化为Cu2S和Cu3(PO4)2,进而引起H2O2累积、气孔关闭及根部损伤;.④ 探明了CeO2 NMs在陆生植物草莓中的转运、转化及生物响应过程,揭示了CeO2 NMs可以被草莓通过匍匐茎转运到子代植株的各部位,在传递过程中,被还原为Ce (III),CeO2 NMs能够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⑤ 探明了氧化石墨烯在天然矿物存在下的悬浮-团聚等地化行为,揭示了不同石墨烯材料对水生生物(如藻类)的毒性作用机制,阐明了石墨烯材料与共存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协同毒性效应;.⑥ TiO2 NMs可以沿着海产品从沙蚕传递到大菱鲆幼鱼,但是未发生生物放大效应;Ti主要累积在腮和消化道,其次是皮肤、肝和肌肉,幼鱼生长降低,致病率增加,鱼体营养品质降低。此外,沙蚕和大菱鲆幼鱼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的TiO2 NMs,使其环境风险和归趋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⑦ 明确了真实环境中TiO2、Ag、CuO NMs在底栖环境、废水排放口和污灌区具有较大环境风险,构建了水环境食物网模型,对TiO2 NMs的水体敏感种进行预测,同时构建了纳米毒性数据库,为NMs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基础理论依据;.这些研究成果的产出,为客观评价NMs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风险与归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纳米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王震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57313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0801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814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306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810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0206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521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815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34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90176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500148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工纳米颗粒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水生植物的致毒机制

批准号:4107306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震宇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水环境中典型人工纳米材料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

批准号:418773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朱小山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氮沉降对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磷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

批准号:418773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琼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典型多环人工合成麝香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机制

批准号:4150151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芳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