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典型人工纳米材料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735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朱小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艳艳,钱伟,黄静颖,高鳗渝,陈佐泓
关键词:
生态系统迁移转化特征生态毒性水环境人工纳米材料
结项摘要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oxicology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MNMs) mainly focused on the toxicity of single MNMs to limited species of model organisms, and the joint toxicity of MNMs and co-existing pollutants has not been well stdied, causing the systematic impacts of MNM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hardly to be assessed. In this study, we plan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s in controlled microcosm.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food chai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NMs in microcosms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permanently exposed MNMs at environmental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In addition, the impacts of MNMs on the toxicity of typical water pollutants in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vestigated, which will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environmentally safe concentrations of MNM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MNM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establishing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fety standards for assessing and regulating the toxicology of MNMs and reducing negative impact of MNMs on water quality.

人工纳米材料(MNMs)生态毒性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单一物种毒性试验,测试物种有限,无法得知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间接影响,更不能直接评估MNMs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严重限制了MNMs环境风险的确切评估。本项目拟利用微宇宙受控实验和野外生态系统实验,阐明典型MNMs进入水环境后的行为与分布特征及其食物链传递规律,揭示其在低浓度长期暴露下对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及其生态效应;评估在接近真实环境中MNMs对典型污染物生态毒性的可能影响;可望获得不同污染背景下,人工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浓度。项目实施将加深我们对MNMs生态效应的认知,为制定MNMs的国家环境安全标准、强化对MNMs的风险评估和管控,以及有效减低水体环境中MNMs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人工纳米材料(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简称MNMs)在水环境中的归趋及其水生生态效应已成为纳米毒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前沿交叉热点。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以产量大、用途广的典型MNMs(纳米二氧化钛(nTiO2)和富勒烯(C60))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受控水生生态系统和利用现代分析技术:1)系统研究了典型MNMs在水环境中的团聚沉降行为、分布特征、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2)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典型MNMs在低浓度长期暴露下对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及其生态效应,并探索MNMs影响现存污染物的可能机理,为制定人工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标准,建立安全性评估和预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研究发现nTiO2和C60进入水环境后均迅速沉降至沉积物表层,沉积物是MNMs主要的“汇”。 食物链传递实验发现,大型溞能够显著摄入并在肠道中富集C60,并且C60能够随捕食关系进入到斑马鱼肠道,但食物中的C60几乎不会被同化进入斑马鱼组织之中,且斑马鱼可以有效地从肠道中排出C60。由于nTiO2和C60进入水环境后主要分布于沉积物表层,底栖生物活动因此受到最大影响,甚至出现种群衰退迹象。进一步通过毒性实验验证,发现nTiO2和C60对田螺的生长指数,摄食率,能量代谢以及繁殖均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实验证实MNMs进入环境后将干扰生态系统平衡,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此外,为深入揭示MNMs在水环境中的角色,本课题还探讨了MNMs对典型水环境污染物Cd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TiO2对Cd生态毒性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增加,田螺年龄结构由衰退型向平衡型发展,这主要是因为nTiO2使田螺对食物来源的Cd摄食减少,排出增加。课题整体研究表明,MNMs进入水环境后主要分布于沉积物中,并极大的影响底栖生物的生理和生态行为,抑制底栖生物种群发展,进而引起生态系统产生复杂的系列变化。上述研究结果为MNMs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环境安全浓度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环境中人工纳米材料对砷生物转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批准号:415730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朱小山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人工纳米材料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界面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21237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威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人工纳米材料对厌氧消化系统中典型产酸菌的影响、作用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5783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郑雄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工鱼礁构建对典型亚热带近岸海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批准号:4120611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秦传新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