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煤炭价格的上涨,煤电价格关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课题以广义煤电价格,即用于发电的煤炭出矿价、到厂价、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炭、运输、电力、电网、电力用户及政府相关部门大量深入的调研,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利用统计分析、博弈分析和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立足煤电价格生成过程,展开对煤电价格生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建立电煤价格博弈模型、基于电煤价格的其他各环节价格测算模型,实现对煤电价格的测算,通过建立煤价-电价-PPI和CPI传导模型,模拟煤电是否联营、运输服务可否市场化、电力上网配额能否取消的各种政策情景下煤电价格变化导致的CPI、PPI的波动情况,在分析各种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设计科学性高、操作性强的煤电价格调控政策。
在煤电供给相对宽松的现实情景下,如何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推进煤、电双方的市场化改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题以广义煤电价格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统计分析、博弈理论、复杂网络与情景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煤电价格生成机制及其调控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电煤价格博弈模型、电煤交易匹配机制、煤电价格传导网络模型。本课题的研究贡献如下:.(1)分析了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①国内煤电定价及其管理体制不合理,市场发展为主、政府调控为辅是我国煤电价格改革的方向;②煤炭价格生成主要是以煤炭生产价格和流通价格为基础,同时受供求因素、产业结构的影响;③电力价格则以发电成本为基础,受供求缺口、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影响。.(2)建立了煤、电双方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研究认为:①煤、电双方非合作交易情况下,适度提高上网电价、降低单位煤耗,能有效缓解电煤价格冲突,降低电力供应短缺的风险;②合作情形下,煤电双方的价格折扣交易与纵向一体化均有利于减少价格冲突,电煤成交量以及煤、电双方各自利润均优于非合作交易。.(3)以企业主体的交易意愿、交易行为依据,本课题设计了电煤交易的多边匹配机制:①根据交易匹配属性的差异,设计多边交易匹配算法并分析多边交易匹配的可能性;②以双方匹配交易量最大化为目标,考虑匹配条件与交易量的约束,求解最优匹配对和相应的匹配交易量;③未来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可视化、可操作性的电煤交易平台。.(4)本课题建立了煤电价格传导网络模型,并对煤电价格及其他产业间价格传导网络进行模拟。研究认为:①电价管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价对电价的传导,且外生冲击会使电价传导作用得到强化;②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开采及炼焦业等部门是控制煤-电价格传导的关键节点;③PPI和CPI对电价波动的可容忍范围为±10%。.(5)本课题建立了煤电价格调控情景分析框架,测算了不同情景下煤电价格传导效应。研究认为:①兼顾政府与煤企收益,政府可在煤价下滑阶段让利于煤企,煤炭资源税采用从价计征形式,税率暂定为7%;②若煤价变幅不大,可采用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反之则采用原价格联动机制;③应适度控制竞价上网电量规模的实施,确定竞价上网试点合理的覆盖强度(20%)。.最后,本课题从煤炭定价机制、煤炭资源税改革、煤-电价格联动、电价监管体制与竞价上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及联动政策研究
多维目标视角下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的生成机制及调控政策研究
价格规制下跨区域电煤供应链动态协调机制研究
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的编制方法、预测模型及调控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