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4;18)染色体易位导致Bcl2基因异常表达和正常淋巴细胞抗凋亡能力上升,是人类白血病滤泡样淋巴瘤形成的重要起始步骤。80%以上Bcl2易位染色体的断裂点位于Bcl2基因3'端非翻译区内跨度约150bp的主要断裂区(mbr)。已知mbr为核基质附着区,是转录调节因子SATB1的结合位点。我们假设mbr为调节Bcl2基因活性的功能区, 破坏mbr可改变Bcl2基因的活性。为此,我们计划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Nalm-6细胞中Bcl2基因上的mbr 序列,建立一个mbr缺失杂合型细胞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敲除mbr对Bcl2基因转录和DNA复制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应。同时用含有Bcl2 mbr 的报道质粒对不同细胞做体外瞬时转染,分析SATB1与mbr调节功能的关系。本项目从一全新的角度探讨Bcl2基因活性的调控机制,可为阐明滤泡样淋巴瘤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RE1-RACK1 axis orchestrates ER stress preconditioning-elicited cytoprotection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liver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零样本学习综述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滤泡样副肿瘤结构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滤泡辅助性T细胞对SLE中“效应性/调节性”B细胞的调节机制研究
EZH2和MLL2基因突变在滤泡性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mTOR调控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的分化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