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防治糖尿病药食两用活性物质与机理的分子研究模式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60494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武晓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曼莹,郭亮,裘梁,董德刚,陈廷涛,熊顺强,姜淑英,李祖旭
关键词:
豆豉DGGE荧光定量PCR菌群分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结项摘要

"医食同源"理论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豆豉作为我国典型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风味食品,因其含有丰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更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监控模拟豆豉发酵过程,探求微生物代谢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能的关系,为豆豉防治糖尿病提供确切的科学依据,具有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拟以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为筛选模式,定向分离纯化豆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其高产菌株,并利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技术(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综合分析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系的动态变化规律, 进而调控、优化豆豉发酵体系,使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高产菌株成为发酵体系优势菌株,从而进一步改良豆豉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方面的食疗作用,为建立药食两用食品的分子研究模式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豆豉起源于我国先秦时代,作为食品,其抗氧化、抗血栓、降血糖和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已日渐被人所认知,从而被作为辅助食疗制品使用。本研究提取了豆豉中的多糖、皂苷和异黄酮等,证明这些提取物都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豆豉中共分离了2株霉菌和14株细菌,纯种发酵实验表明,上述细菌对豆豉风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贡献,动物实验证明,这些菌株对对正常机体是安全的。其中米曲霉、松鼠葡萄球菌和戊糖片球菌发酵豆豉能产生抑制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物质。另外解淀粉芽孢杆菌极显著地降低了小鼠血糖水平,可作为改善糖尿病症状的潜在菌株。活菌计数和PCR-DGGE结果显示结果表明,部分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可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益生性。对豆豉发酵菌株的最适pH、耐胆盐、产酸、抑菌、耐盐及耐热性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戊糖片球菌DC05和DC09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菌株。本研究监测豆豉制曲及生产过程中菌群数量和种类上的动态变化,为控制豆豉生产过程中杂菌污染,模拟其发酵过程,实现豆豉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食疗法治疗Ⅱ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武晓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0372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72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南林下药食两用南药(益智等)农药残留污染途径研究

批准号:8160339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赵祥升
学科分类:H321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乳酸菌和药食两用食材影响胃部微生态环境及改善慢性胃炎的关联分析

批准号:3136037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魏华
学科分类:C200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畲药食凉茶抗结直肠癌的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30330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程科军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黄芪当归合剂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有效物质与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3033071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李晓玫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13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