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型疟的防治一直为全球科学家所重视,但严重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是该研究的一大瓶颈。因此,建立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为评价抗脑型疟药物和疫苗的体内效果以及研究脑型疟的发病机制提供一条替代途径十分必要。大量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面蛋白1(PfEMP1)几乎介导着被寄生红细胞与宿主受体之间的所有粘附作用,它可与宿主细胞上的CD36、ICAM-1等重要的宿主受体分子结合,且一个PfEMP1分子可以同时与两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用基因打靶技术建立恶性疟原虫MSP1转基因鼠症模型
恶性疟原虫(pf)可诱导性转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
西咪替丁对体外恶性疟原虫及鼠疟的影响研究
HNPCC转基因鼠模型建立及抑制其肠道肿瘤形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