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倭蛙发育生活史的高海拔适应性特征及其基因定位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19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6.00
负责人:张琼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乐,范丽卿,帅凌鹰,牟毅,汤文琦,马亮
关键词:
生活史高山倭蛙高海拔生态适应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结项摘要

The ability of organisms being adapted to plateau is the focu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Tibetan frog (Nanorana parkeri) is an amphibian that inhabited in the highest elevation region in the world. Therefore, it has been used as a model species in studies on the high elevation adaption. Surviving a long time in the highest altitude, this species has gotten some characteristics to cope with the harsh environment in life history. However, the genetic basis of these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is unkown. In this study, we will observe on three life history traits: the development time, growth rate and body size variation in both embryonic and larval stage at different altitude. Then, we will map the cadidate genes on genome by QTL mapping. The results will answer two questions: (1) whether the life history traits during the embyonic stage and larval stage are different or not under various altitude environment? (2) where are the location sites of the gene controlling the life history phenotype in high altitude? Our study is the first step to explore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for this species who adapts to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 In addtion, our study will provide novel method for adaptive evolutionary studies on plateau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生物对高原的适应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高山倭蛙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蛙类,其生活史特征已产生显著的高原适应性,但这些适应性特征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高山倭蛙胚胎期和蝌蚪期发育时间、生长率及身体大小的海拔变异,利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法(QTL mapping)对不同环境下决定上述表型特征的基因进行定位。旨在回答两个科学问题:(1)高山倭蛙胚胎期和蝌蚪期的生活史特征如何适应海拔环境?(2)影响高海拔生活史特征的基因位于染色体(或连锁群)的什么位置?因此,本研究将首次从基因组水平探讨高山倭蛙适应高原高海拔环境的遗传机制,为探讨其它高原两栖爬行动物的适应进化机制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生物对高原的适应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高山倭蛙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蛙类,其生活史特征已产生显著的高原适应性,但这些适应性特征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高低海拔高山倭蛙种群的生活史特征(包括体长、体重、四肢长、完成变态历时、完成变态时身体大小)及与低氧适应相关的酶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端粒长短等指标,旨在回答三个科学问题:(1)高山倭蛙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是什么?(2)高山倭蛙适应高原环境的分子机制是什么?(3)氧气浓度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如何?因此,本研究从生理、生化和分子角度,结合野外和室内实验揭示了该物种适应高原环境的机制,为探讨其它高原两栖爬行动物的适应进化机制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张琼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40050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57504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0030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74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00500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50400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97403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230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0111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303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0100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381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304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6804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204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226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075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0100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藏高山倭蛙在极端环境下的生活史进化

批准号:3127230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卢欣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高山倭蛙生态适应性的基因组学研究

批准号:3127230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琼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山倭蛙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遗传机制研究

批准号:9143110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车静
学科分类:C0607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基于近似贝叶斯计算的西藏高山倭蛙进化模型研究

批准号:3130187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继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