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鼻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和容易恶变等特征,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其恶变的早期事件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后期事件与血管生成异常增多相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项目拟研究TFPI-2基因抑制血管生成研究降低NIP的侵袭性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RT-PCR技术比较TFPI-2、VEGF、NF-κB基因在SIP及恶变组织的表达差异,细胞培养研究TFPI-2抑制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机制,并通过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和RNA干扰技术调控TFPI-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NIP及恶变组织的微血管生成及肿瘤的侵袭性和生长转移的影响,为临床预防NIP恶变和治疗恶性恶性肿瘤寻找新的靶点。
按照课题计划,利用小干扰RNA下调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的表达;腺病毒载体转染SIP上皮细胞增强TFPI-2的表达,转染效率(转染指数=50)几乎达100%,转染后48小时TFPI-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TFPI-2蛋白表达上调,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验证了课题中的假设,即上调TFPI-2基因抑制SIP上皮细胞的侵袭能力。为了进一步探索TFPI-2 在SIP癌变中的作用,首先在基因水平上利用PCR检测了TFPI-2基因在SIP癌变过程中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鼻黏膜相比,TFPI-2基因表达在SIP及SIP癌变组织(IPcSCC)显著降低; Western-blot 分析三种不同组织中TFPI-2表达,与正常鼻黏膜相比,SIP和癌变组织中TFPI-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TFPI-2低表达与SIP的形成与恶变有关;肿瘤的恶变伴有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此我们分析了SIP恶变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检测鼻腔正常黏膜、SIP及癌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CD105标记),结果显示在IPcSCC中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提示了微血管的生成在乳头状瘤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介导因子,课题研究发现乳头状瘤恶变过程中,VEGF表达显著升高,分析显示VEGF与微血管密度之间成正相关(r=0.735),提示VEGF的表达在SIP恶变中微血管的生成中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TFPI-2 在微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癌变组织中TFPI-2的表达与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成负相关(r=-0.381),揭示了在乳头状瘤癌变过程中TFPI-2的低表达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的生成发挥作用。总之,我们验证了课题部分假设, TFPI-2低表达与SIP恶变密切相关,在SIP恶变中,TFPI-2的低表达导致SIP上皮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SIP恶变后侵袭性增强的特性;另一方面,TFPI-2的低表达可通过促进组织微血管的生成为SIP恶变提供微环境。本研究揭示了TFPI-2在SIP恶变中的作用,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阐释了TFPI-2介导的上皮细胞的侵袭性及组织中微血管生成在SIP恶变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基因水平上调TFPI-2的表达对抑制SIP恶变有重要作用,可能为临床上预防SIP恶变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胶质母细胞瘤分泌sLRIG2调控血管内皮细胞Axl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
TMEM106B通过Her2信号通路影响脑膜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研究
抑癌基因NDRG2在抑制神经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治灵长癌与鼠癌差异机理及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联合抗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