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乳腺癌微环境中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意义不同"研究假说,并获得了预后截然相反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和髓样癌(MC)微环境TILs研究数据。本项目将进一步对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微环境中TILs进行研究,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磁珠淋巴细胞分离技术、三维立体细胞培养、体外细胞实时动态摄像技术、动物实验、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特别是通过不同的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模型,体内外模拟"肿瘤微环境",更客观地分析TILs在TNBC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和分子机制;并分析这些TILs与TNB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临床治疗及预后等的关系,筛选预后预测标记,提供TNBC 免疫治疗的靶点。因此,本研究将对TNBC这类不能采用激素受体或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的后续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项目组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乳腺癌微环境中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意义不同”,并获得了预后截然相反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和髓样癌(MC)微环境TILs的研究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600225,已结题)。本项目进一步对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微环境中的TILs进行研究,以各种非TNBC作为对照,分析TILs在TNBC微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状态,并分析这些TILs与TNBC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等的关系,筛选预后预测标记,并提供TNBC 免疫治疗的靶点。. 研究结果主要证实了:1)在TNBC肿瘤组织中的不同部位,浸润免疫细胞的密度不同;且预后好的TNBC(MC)肿瘤上皮内浸润的GrB+淋巴细胞、肿瘤上皮内和肿瘤间质浸润的T-bet+淋巴细胞、以及瘤周浸润的CD68+TAMs,均显著高于预后差的TNBC(IDC)对应部位的浸润密度;2)肿瘤内高CD8+和FOXP3+淋巴细胞浸润与乳腺癌的多种不良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TNBC中瘤内FOXP3+ Treg的浸润密度最高;3)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瘤周较肿瘤内浸润的FOXP3+ Treg细胞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瘤周而非瘤内浸润的FOXP3+ Treg细胞是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多因素分析发现瘤内而非瘤周浸润的FOXP3+ Treg细胞是乳腺癌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4)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CCL22的表达与乳腺癌瘤内浸润的Foxp3+Tregs细胞呈正相关,且Foxp3+Tregs和CCL22在TNB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分子类型的乳腺癌;CCL22作为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5)保持基因稳定性的关键性激酶ATM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TNBC,但由于TNBC中NK细胞及具有免疫活性的CD8+T的表达较低,尽管ATM的表达显著增高,却不能通过NK细胞/T淋巴细胞介导抗肿瘤的免疫防御功能;6)与非TNBC相比,TNBC癌巢旁间质和远处间质中的IL-17+细胞明显增多,且癌巢间IL-17+细胞的表达与肿瘤的pTNM分期呈正相关。. 因此,本项目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筛选预后预测标记,并可能对TNBC这类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乳腺癌的后续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ATM对乳腺癌微环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调节及其相互作用
不同类型乳腺癌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浸润意义的深入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微环境浸润淋巴细胞的比较研究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基因转导与抗肿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