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脏血管新生探讨补虚化瘀中药防治实验性肝硬化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物质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4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5.00
负责人:刘成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付文卫,王清兰,吕靖,闫秀川,李书,沈丽,雷扬
关键词:
血管新生肝硬化作用机制效应物质补虚化瘀
结项摘要

新近研究证实肝血管新生贯穿肝硬化病理发展之始终;我们既往发现补虚化瘀的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可抑制纤维化肝组织MMP-2/9活性,而MMP-2/9是血管新生的重要基础。本课题围绕肝血管新生及组织缺氧、肝窦内皮细胞与肝星状细胞损伤活化的关键病理机制,首先析因设计,以血管新生抑制剂为对照,动态观察扶正化瘀方影响肝血管新生而防治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及其补虚与化瘀的治法特点,并解析药物影响肝血管新生的主要生物学机制。继而,化学表征扶正化瘀方的入血成分,以肝血管新生的关键细胞病理为靶标,多指标综合筛选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血管新生的体内效应成分。以验证"抗血管新生是补虚化瘀中药复方防治肝硬化的重要作用途径,且该中药复方有补虚与化瘀的治法配伍特点、抗肝血管新生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与效应物质"的科学假说,部分诠释肝硬化"正虚血瘀"的科学内涵,为基于肝血管新生的肝硬化中医治疗策略发展与创新中药发现提供坚实依据。

项目摘要

肝血管新生贯穿肝硬化病理发展之始终,是抗肝纤维化治疗难点。课题围绕肝血管新生细胞分子病理环节,探讨扶正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肝硬化的作用机制、补虚化瘀配伍特点、效应物质及其体内代谢特征。首先体内实验复制具有血管新生特点的肝硬化动物模型,体外实验采用内皮细胞,以索拉非尼为对照,优化建立肝硬化微血管评价方法。结果发现扶正化瘀方具有良好抑制肝血管新生与防治实验性肝硬化作用,抗血管新生是抗肝硬化的重要作用环节,其作用机制在于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损伤与去分化。继之,基于治法拆方与正交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补虚与化瘀的代表性药物--虫草菌丝和丹参,观察这两种中药对肝脏微血管损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发现虫草菌丝改善肝窦内皮损伤作用明显,而丹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强,两者联合有协同作用;且发现这2种药物抗血管新生的主要成分有丹酚酸B、虫草素、麦角甾醇等。此外,丹参可通过促进NK细胞活性与功能从而抑制HSC活化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虫草菌丝抗肝纤维化主要活性物质为麦角甾醇。最后,肝纤维化靶标计算机筛选与多种细胞活性评价相结合,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与血管新生的效应成分有丹参酮ⅡA、丹酚酸B、虫草素、槲皮素、黄芩素、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等14种。组方复方设计、体外活性评价与动物模型验证相结合,初步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肝血管新生与纤维化的较佳组分复方--丹参酮ⅡA∶丹酚酸B∶虫草素∶扁桃苷∶槲皮素∶原人参三醇∶五味子乙素(1:1:1:1:1:1:1)。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发现扶正化瘀方的大鼠入血成分主要有23种,其中抗肝纤维化体内活性成分6种,包括丹酚酸B、咖啡酸、丹参素、五味子醇甲等;并发现该方口服给药后主要成分在正常和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与分布特征,及肝硬化病理状态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本课题已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期刊收10篇,待发表3篇;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11次;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1名、研究生4名;相关结果已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2次。本课题研究证实了抗血管新生是补虚化瘀中药复方防治肝硬化的重要作用途径,发现扶正化瘀方抗血管新生的关键生物学作用机制、补虚化瘀配伍特点、体内效应物质及其代谢分布特征,并基于肝血管新生初步形成抗肝纤维化成分复方,为基于肝血管新生的肝硬化中医药治疗策略发展与创新中药发现提供坚实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补虚化瘀中药调控microRNA促进糖尿病性溃疡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31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阙华发
学科分类:H3109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补虚化瘀法对雌激素介导的Th1/Th2表达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3738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玮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补虚化瘀法对EAH小鼠Treg/Th17细胞功能异常调控作用的研究

批准号:3097382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玮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雌激素介导的ERK1/2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补虚化瘀法治疗产后抑郁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8137368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谢萍
学科分类:H31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