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黏附相关蛋白及其受体识别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21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尹继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向梅,赵继学,张岩,苏艳,宋军澎
关键词:
识别机制隐孢子虫受体黏附
结项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是一种引起腹泻的重要人兽共患原虫,目前对免疫缺陷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尚无有效防制药物。隐孢子虫子孢子与宿主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是其侵入和致病作用的关键,但对涉及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ucin-like蛋白在寄生原虫与宿主细胞的识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在前期筛选获得的两个Mucin-like分子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拟首先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克隆、表达其膜外区片段,再通过体外阻断实验、ELISA、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对结合Caco-2细胞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从而确定与隐孢子虫侵入相关的配体;以此为诱饵蛋白,通过GST pulldown 从Caco-2膜蛋白中筛选与之结合的受体蛋白,通过质谱测序并与膜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获得相应的受体蛋白分子。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阐明隐孢子虫子孢子对宿主细胞黏附和侵入的相关机制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微小隐孢子虫是世界范围内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隐孢子虫子孢子对宿主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入是隐孢子虫致病作用的关键,但介导虫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分子及与致病相关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培养HCT-8和MDBK细胞,建立隐孢子虫的体外感染模型。通过不同识别特性的凝集素分别与HCT-8和MDBK细胞共孵育,然后加入子孢子,感染后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比较不同凝集素处理细胞对虫体侵入和黏附的影响。第二步,通过将不同种类的凝集素与子孢子共孵育,再感染宿主细胞,同样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比较不同凝集素与子孢子共孵育对其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第三步,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糖分子或糖蛋白与子孢子共孵育,然后感染宿主细胞,再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比较不同糖分子与子孢子共孵育对其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最后,用不同种类的酶(O-糖基化酶、N-糖基化酶、唾液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处理宿主细胞,然后加入子孢子,观察对子孢子侵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识别Gal/GalNAc糖分子的凝集素和Gal/GalNAc糖分子能够明显阻断子孢子对宿主细胞的侵入;用识别Gal/GalNAc糖分子的凝集素和O-糖基化酶分别处理宿主细胞,能够明显阻断是子孢子侵入宿主上皮细胞。以上结果一致表明,Gal/GalNAc糖分子是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分子。以往报道评价药物对隐孢子虫黏附和侵入宿主细胞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免疫荧光法(计算视野中被标记的虫体数)、ELISA和定量PCR等,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本研究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定量更准确、客观。此外,本研究还对隐孢子虫所特有的含TSP1蛋白质家族的部分蛋白质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CpTSP6、CpTSP7、CpTSP 8、CpTSP10四种蛋白质的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亲和ELISA、Cell blot 3种方法检测以上4种重组蛋白对肠上皮细胞是否具有粘附作用。结果表明TSP家族中的CpTSP6和CpTSP8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结合,表明它们参与了微小隐孢子虫与宿主细胞的黏附过程。综上所述,微小隐孢子虫对宿主上皮细胞的侵入是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Gal/GalNAc糖分子,子孢子表面的多种蛋白质(糖蛋白)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尹继刚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77273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254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228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0032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188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功能基因的筛选

批准号:3040032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尹继刚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微小隐孢子虫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27254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尹继刚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微小隐孢子虫肝素结合蛋白质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3177273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尹继刚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微小隐孢子虫Cp2蛋白与宿主受体互作在虫体入侵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46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铭飞
学科分类:C1805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