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应用讲究整体,强调协同;中药的质量控制也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对其成分和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的方法。以指纹图谱作为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共识,中药指纹图谱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这也正好符合中医药整体学说。由于成分复杂多样,分离制备困难,许多中药指纹图谱中的成分尚不明确,而多级质谱(MSn)及液质联用(HPLC-MS)技术的引入将能尽可能多地明确指纹图谱中各峰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使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日趋完善。黄酮是天然产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也是很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例如银杏黄酮就已经在欧美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因此,我们在此选择富含黄酮及其苷类的代表性中药,选材上以黄酮为纽带,方法上以指纹图谱为重点,技术上以多级质谱和液质联用为核心,研究其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环节的应用。
本项目立题宗旨是将液质联用新技术应用到中药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的必要环节中。对于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液质联用技术无疑是强有力工具,在此已毋庸赘言。本课题立题之初主要考虑四种中药,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在研究进展开后,为了更加深入地应用,我们并不局限于申请书所述的四种药物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主要使用了UPLC-QTOF-MS/MS和UHPLC-LTQ-Qrbitrap技术。.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以甘草、鸡血藤、黄芩、木蝴蝶、葛根中的黄酮类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秉承了从个体到整体的思路,由结构确定的已知化合物入手,去逐渐对检测到的其他成分结构进行认知,详细研究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裂解规律和中药成分的整体轮廓分析(中药成分鉴定);2. 以灵芝中的灵芝三萜酸为研究对象,从单体到提取物,研究了中药主要成分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3. 对所研究的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质谱图库,以第三方软件MassFrontier为工具模板,分别建立了对照品库和指纹图谱库,指纹图谱库包括了对照品和推测的结构,所建立的质谱库可用于化合物裂解规律的研究和几种目标中药及其相关产品的成分鉴定;4. 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建立了甘草、鸡血藤、黄芩、木蝴蝶几种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对甘草中的14中主要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药材的质量评价。.围绕这些研究内容,一共发表受本课题资助的SCI论文6篇,另有已接收SCI论文1篇;协助培养博士生两名,硕士生两名。.项目的执行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在本项目的基础上,相关后续工作设想如下:.1. 多基源中药的差异分析。甘草、葛根、鸡血藤均是(或者曾经是)多基源植物,在用药历史中也曾多有变迁。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质谱库的支持下,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找出根本的差异性成分群(可能非主要成分),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从成分上对中药品种进行区分,从而鉴定药材的真伪,并可对中成药的生产用料进行监管。.2. 化合物质谱库的完善和壮大。质谱库的建立是基础,是重中之重,需要工作的积累,通过化合物数量和所研究药物的累积,可逐渐解决中药指纹图谱整体分析中色谱峰结构不明的问题,而且方法快捷可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环状RNA-104871/miR-140-3p/SIRT1轴促进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
基于多维液质联用和微生物转化的中药体内外香豆素类成分群表征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中药蟾酥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及液质联用技术的紫菀质量控制和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不同表型哮喘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