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失重可引发动脉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活性的区域性调控,其根本原因为流体静压改变所致不同动脉压力变化,但机理不明。已有工作提示动脉压力变化可能引起平滑肌细胞脂筏(lipid rafts)/穴样凹陷(Caveolae)(LRs/Caveolae)形态及标志蛋白的特征改变,进而影响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激活后在细胞膜的分布和下游信号的传递过程。为证实这一假说,本申请拟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和不同压力下离体培养动脉模拟失重时的流体静压和动脉压力变化,观察动脉平滑肌LRs/Caveolae的形态和特征改变,并探讨其与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分布及其下游的Gq/11蛋白依赖性信号通路和β-arrestin信号通路间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阐明失重/模拟失重致动脉结构和功能重塑的机理,也可丰富脂筏调控和RAS信号转导理论。
失重/模拟失重可导致动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改变,成为动脉结构和功能重塑的基础,但机理不明。脂筏(lipid rafts)/穴样凹陷(caveolae)为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特殊结构,与RAS活性调控密切相关,失重/模拟失重可能通过动脉系统流体静压改变调控其特性发生变化。本工作旨在阐明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动脉系统LRs/caveolae变化以及其在动脉RAS成分表达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收缩反应改变中的作用。研究计划要点包括:1. 模拟失重大鼠不同动脉LRs/Caveolae特性及标志蛋白表达改变;2. 模拟失重大鼠动脉RAS成分表达及Ang II收缩反应改变及其与LRs/Caveolae的关系;3. 模拟失重大鼠动脉Ang II 作用后Gq/11蛋白依赖性信号通路与非依赖性信号通路改变与LRs/Caveolae的关系;4. 不同压力培养颈总动脉LRs/Caveolae改变与RAS活性变化的关系。完成情况:1和2所列内容已经全部完成,3正在进行中,4已经大部分完成。由于人员紧张、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实验数据巨大,数据分析处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已取得结果:模拟失重可引发动脉系统LRs/Caveolae发生部位特异性改变,参与动脉RAS活性改变和Ang II收缩反应改变发生;模拟失重并未改变Gq/11与β-arrestin 1蛋白表达;离体不同压力培养可引发颈总动脉LRs/Caveolae改变和Ang II收缩反应改变。发表SCI论文1篇,投稿并参加国际会议1次,国内会议5次。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胰岛微环境对β细胞再分化的调控及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非肥胖代谢综合征大鼠的脂肪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调控作用
血管紧张素II在模拟失重致大鼠脑血管L-钙离子通道适应性改变中的作用
孕期炎症刺激致胎鼠与子代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印迹效应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