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PK是非同源末端连接基因修复的主要蛋白激酶。研究表明DNA-PK在细胞电离辐射(IR)敏感性的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脑胶质瘤(GBM)细胞的电离辐射敏感性与DNA-PK的活性密切相关,纯合子DNA-PK敲除小鼠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本课题组已发现,在多种GBM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6R1和PP6c下调都能显著降低DNA-PK活性,增加GBM细胞对IR的敏感性;临床结果也发现PP6c的蛋白量与GBM患者生存时间高度相关;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发现PP6c/PP6R1能与DNA-PKcs相互作用。本项目将以这些发现为基础,观察在GBM移植瘤裸鼠模型中,PP6c、PP6R1低/高表达后GBM组织对IR敏感性的变化,并深入研究PP6与DNA-PK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PP6调节DNA-PK活性的机制。这些研究将为下一步GBM患者放疗增敏性药物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肿瘤之一,且对放、化疗治疗高度不敏感,平均生存周期只有11到12个月。因此,如何增加脑胶质母细胞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是提高GBM治疗效果的当务之急。.在国家自然基金三年的资助下,课题组围绕调节DNA-PK活性的蛋白PP6及VCP进行了深入的机制探讨,阐明了DNA-PK活性被调节的部分机制,并探讨了其在临床中可能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表达在CDDis 2011, Cell signaling 2011, CDDis 2013, Scient. Reports 2013等杂志上。并培养三年级博士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各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犬弓首蛔虫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TIGAR调节IDH1突变型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39在血压调节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
日本血吸虫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编码基因(Sj-stp)的鉴定及其与生殖相关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