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同域分布的马鹿与梅花鹿种群间渗透杂交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198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刘艳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明海,窦洪亮,顾佳音,支晓亮,何欢
关键词:
遗传适应梅花鹿同域分布渗透杂交马鹿
结项摘要

Gene introgression usually results from spontaneous hybridization occurring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in sympatric populations and thus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s. This phenomenon has recentl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subjects in study of evolutionar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is proposal projec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included as follows:1,choosing methods of scatological molecular analysis and 3S statistics which should be suitable to determine size and position of, and hybridization between, sympatric red and sika deer populations on home range;2,in overlapping distributions with red and sika deer which live in northeastern China, micro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is used to analyze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structure and genotypes in hybridization; 3,mechanism and biology signification on hybridization introgression between red and sika deer are discussed through determining hybrid styles, rate, zones, dense and duration. The proposal project will advance a new method to research morphology, behaviors and physiology phenomena on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in sympatric popula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provided theoretic data for rare and endangered deer population restoration and their habitat reclamation, and also furnish fresh evidence of wildlif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种群的遗传结构、基因型特征和基因流动态及其与生境有关的物种生物学影响因子,是制定物种有效保育策略措施的主要依据。同域分布的马鹿与梅花鹿在自然条件下可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而杂交后代的出现必将对马鹿与梅花鹿的种群遗传基础产生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该珍稀濒危物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其种群遗传信息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法收集马鹿与梅花鹿的粪便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并结合3S技术,确定同域分布内马鹿与梅花鹿家域的大小和位置及其杂合体在马鹿、梅花鹿家域内的分布,分析马鹿与梅花鹿种群的遗传水平及杂合体的基因型组成,探讨马鹿与梅花鹿杂交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这种行为在群体中所起的作用,揭示野生马鹿与梅花鹿在同域分布条件下出现杂交现象的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该项目将为其它同域分布内近缘种的形态、行为和生理等现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亦为我国珍贵鹿类种群资源的恢复与提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同域分布的马鹿与梅花鹿在自然条件下可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而杂交后代的出现必将对马鹿与梅花鹿的种群遗传基础产生影响。本项目通过综合运用动物粪便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和“3S”技术,对位于老爷岭地区的88个马鹿和51个梅花鹿个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马鹿和梅花鹿种群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984±0.00673和0.00086±0.00014,马鹿与梅花鹿种群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04/0.698和0.247/0.301;.2、5个马鹿拥有2个梅花鹿mtDNA单体型,7个梅花鹿拥有2个马鹿mtDNA单体型,而微卫星分析显示这两组个体分别属于梅花鹿和马鹿纯合体;.3、在马鹿种群中15份样品(17%)为杂合体,其中7份来自青龙台地区,6份来自三岔河地区,2份来自马滴答地区;在梅花鹿样品中5份样品(9.8%)为杂合体,均来自青龙台。.4、本研究建议将没有梅花鹿存在的地区(马滴答、绥阳、汪清等地)作为一个保护单元进行管理,以便保持纯合体马鹿优质的种质资源。.该项目将为其它同域分布内近缘种的形态、行为和生理等现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亦为我国珍贵鹿类种群资源的恢复与提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4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刘艳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0285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121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344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0300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605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6.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6048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0836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57607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0112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贺兰山地区同域分布的岩羊与马鹿的生态位格局及竞争、共存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7037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振生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同域分布物种的生态位格局及其共存机制研究——以岩羊和马鹿为例

批准号:3067030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刘振生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梅花鹿华南亚种家域利用模式和空间扩散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0019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言阔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同域分布沙拐枣属植物的杂交与迁地保护

批准号:3120023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康晓珊
学科分类:C02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