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是我区特高发疾病之一,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10%,究其原因一是尚无科学的早期预警诊断指标及体系,二是依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分布、血管侵犯、转移的传统病理诊断方法已经基本丧失了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拟采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理念与技术,收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早期肿瘤,癌旁及血液标本,寻找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早期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组,对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及其转录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确定10-15个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早期预警指标,建立临床分子分期分型模型。本项研究首次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提出分子预警和诊断指标;据此将建立哈萨克族特异的早期预警体系,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民族特异性与实用价值;此外,将改变临床医务人员对食管癌传统的诊治模式,优化病患个体的治疗方案,减低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病人的治愈率;为开发检测早期预警指标试剂盒提供依据。
在新疆医科大学地方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项目组对收集的174份哈萨克族食管癌及远端无癌标本及病理组织切片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进行了65个消化道肿瘤高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首先发现 40个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样本中有差异表达。项目组随后又在早期食管癌标本中(癌旁及I期 11例)对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筛查,经后期三组不同的标本逐步确定了 26个基因可以作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早期预警因子(表1),并探讨这些基因在不同标本中的表达变化的组合类型,其单一基因差异表达量在2倍以上并参考这些基因的组合类型即可能作为实验室诊断标准。经过对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在标本病理分期中分布状态的分析,结合其参与的细胞内信息传导通路,我们初步提出了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分子分期分型的理论模型,包括三期三型:初发期/发展期/浸润转移期;原癌型/抑癌型/遗传表观型(见图1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分子分期分型理论模型图)。项目组积极分析结果,总结资料,到目前为止共发表文章12篇,其中核心期刊 8 篇,一般期刊4篇,SCI收录论文正在审稿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3名。初步筛查确定了survivin等26个食管癌早期预警因子,并制定了实验室诊断标准,结合今后的普查及临床早期发现,可对食管癌疑似病人进行这些高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检测。初步提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分子分期分型理论模型,将对今后的哈萨克族食管癌个体的分子水平的病程确认,治疗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有益的信息;对开展早期基因水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干预搭建了新的科研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食管癌分子分期的研究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蛋白组学研究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新疆哈萨克族与塔吉克族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