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证据表明慢性肾脏疾病(CKD)也可部分逆转。在CKD进展过程中局部血管生成和维持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相对兴奋。我们推测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一方面能代偿性地刺激血管生长,另一方面也启动了肾小球硬化过程,最终导致肾小球病变持续进展。本研究拟分别通过大鼠5/6肾大切模型以及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分别进行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观察:阻断RAS对慢性肾衰大鼠肾脏微循环以及肾小球硬化有何影响?同时外源性给予血管生成素1和/或VEGF能否改善肾脏微循环,促进CKD大鼠硬化肾小球微循环的重塑?逆转CKD进程?本课题组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变既往以延缓肾小球硬化为主的被动方针,转为诱导硬化肾小球重塑这一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进而为阐明肾小球重塑机制及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新方向。
ACE2-血管紧张素 (1-7)-Mas轴具有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抗增生和抗纤维化特性。本研究在体内拟观察血管紧张素 (1-7)或联合ARB药物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Ang (1-7)组、Losartan组和A+L组均可改善Nx组大鼠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升高血浆Ang(1-7)含量,减轻肾小球的硬化程度,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标( FN、PAI-1和Col I )和ROS表达以及NADPH氧化酶( p47-phox和p67-phox )活性。Ang (1-7)组改善尿蛋白、血肌酐、硬化指标作用弱于A+L组和Losartan组,对血压、Ang-1/Ang-2比值无影响。Losartan组显著升高血浆AngII水平,对Ang-1/Ang-2比值无影响。A+L组改善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较Ang (1-7)组和Losartan组更显著。另外在体外实验中,我们证实了在无外源性Ang II条件下,Losartan能协同Ang (1-7)抑制血管生成素-Tie-2的表达。在有外源性Ang II条件下,Ang (1-7)抑制血管生成素-Tie-2的表达更显著(P < 0.05),Losartan、A-779和PD98059能逆转Ang (1-7)对血管生成素-Tie-2的表达的抑制作用(P < 0.05)。此外Ang (1-7)本身激活eNOS信号通路(P < 0.05);在有外源性Ang II条件下,Ang (1-7)致内皮细胞eNOS磷酸化显著减少,ERK1/2磷酸化明显增加,而给予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增加的ERK1/2磷酸化受到明显抑制(P < 0.05)。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ng(1-7)具有拮抗Ang II的作用而改善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Ang (1-7)和氯沙坦双向阻断AngII的作用,对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体外研究证实Ang (1-7) 本身抑制血管生成,对抗内源性Ang II促生长作用;Ang (1-7)与外源性Ang II共同作用,通过下调eNOS而激活ERK1/2信号通路显著下调血管生成素-Tie-2的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生长,Losartan能逆转此效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作用分析
肝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外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作用研究
车前子活性成分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控及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