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尼龙11为基体,聚苯胺为导电剂,浓硫酸为溶剂,水为凝固浴,采用湿法技术路线研制成功了导电纤维。这一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未见报道。项目研究了聚苯胺的合成和表征,纺丝溶液的制备及纺丝工艺,研究了聚苯胺含量、凝固浴浓度、拉伸倍数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成形的影响,从而导致初生纤维结构的差异,纤维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含量以8-12%为佳,凝固浴浓度适当偏低对纤维成形比较有利。增加拉伸倍数,有利于大分子的取向,不仅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也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导电性能。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纤维的导电率可稳定在10(-4)S/cm。对导电复合膜及现场聚合方法制备导电纤维作了探索研究,也获得了成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油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育种利用
云南稻种铅镉吸收积累遗传多样性与育种策略研究
广西莪术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