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刺激方式对穴区效应表达变化的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67407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王莹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金洪,徐青燕,徐东升,杨莉,刘朝,郭浪涛
关键词:
艾灸效应穴区刮痧针刺
结项摘要

The effect of acupoint is believed to be a key factor 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the response chang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s an essential link in the effect of acupoint. Guash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widely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duce satisfied treatment outcomes faced with the same disease. However, the common mechanism and differences for the effect of these different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methods are in need of systematic study. Due to the superior efficacy by Guash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model of sciatica is selected as research carrier, and the response changes of chemical substance by Guash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acupoint area are observed; with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sciatica, the local and end effects in acupoint are analyzed. As a result, the essential factors for the effect of Guash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explained, which could provide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mplicated acupoint effect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methods.

穴位效应是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其中相关化学物质的应答变化是穴位效应的一个重要环节。刮痧、针刺、艾灸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常常对于同一种病症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不同刺激方法发生效应的共有性和差异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围绕“穴区对不同刺激方法的表达具有共性和特性,是刮痧、针刺、艾灸产生相应各具特点效应的基础”的假说,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定性定量比较刮痧、针刺、艾灸不同刺激对穴区局部表达的影响;并选择刮痧、针刺、艾灸疗效较好的坐骨神经痛为研究载体,观察刮痧、针刺、艾灸穴区局部组织中化学物质的应答变化,以对坐骨神经痛的效应机制为切入,分析穴区不同变化引起的局部和远端效应,阐释刮痧、针刺、艾灸不同刺激方法起效的基本要素,以期为复杂的穴位效应和不同针灸方法的临床准确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目的:穴区效应是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其中相关化学物质的应答变化是穴区效应的一个重要环节。刮痧、针刺、艾灸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常常对于同一种病症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不同刺激方法发生效应的共性和特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围绕“穴区对不同刺激方法的表达具有共性和特性,是刮痧、针刺、艾灸产生相应各具特点效应的基础”的假说,观察不同针灸刺激方式所启动的穴位表达的共性和个性规律,以期为复杂的穴位效应和不同针灸方法的临床准确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电生理技术,定性定量比较针刺、艾灸、刮痧对穴区局部表达的影响,并选择针刺、艾灸、刮痧疗效都较好的坐骨神经痛为研究载体,观察针刺、艾灸、刮痧后正常大鼠及坐骨神经痛模型大鼠(CCI模型大鼠)“环跳”、“阳陵泉”穴区局部组织、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中相关化学物质分布和含量的变化以及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对比不同刺激方式引起的穴区局部活性物质表达的变化的差异。.结果:针刺、艾灸、刮痧干预即刻后健康大鼠,干预即刻及一周后对CCI模型大鼠“阳陵泉”穴区皮肤组织中化学物质表达变化,干预组间差异不明显,说明三种干预方式产生的穴区局部响应相当;行为学实验表明艾灸对大鼠触觉反应恢复更为明显,针刺对大鼠热辐射痛反应恢复更为明显;针刺、艾灸、刮痧干预一周后CCI模型大鼠“阳陵泉”穴区、背根神经节、坐骨神经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变化,提示三种干预方法均有利于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针刺、艾灸、刮痧干预后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表明艾灸干预后对MEP波幅改变最为显著,刮痧干预组次之,电针干预组最差。.结论:我们的实验证明针刺、艾灸、刮痧引起的穴区物质表达方面有共性和特性,不同的干预方式,同一穴区产生的局部响应在共性的基础上优势不同,引起的远端或外周效应也不同,并且这种倾向性、个性随着刺激部位、刺激时长的变化而变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王莹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80065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923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054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44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0024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299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04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0249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079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115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048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853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穴位不同面积和不同温度灸刺激对神经元的激活作用及效应的比较

批准号:3067272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金生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不同强度针灸诱发穴区IL-17A免疫反应与心肌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77421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卢圣锋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从Wnt信号转导探讨不同针灸预刺激对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077283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孙国杰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离体不同力学作用和在体毫针基本刺激对腧穴筋膜成纤维细胞信号传导与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批准号:8116045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波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