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合成能力在微生物适应非适宜生境中的生理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700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李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岩,郑文超,郭永豪,胡凌飞,李刚
关键词:
生理作用谷胱甘肽非适宜生境乳酸乳球菌适应
结项摘要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物种。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繁衍和生存很少在最适生境下进行,意味着微生物总是面临着适应非适宜生境的挑战。认识微生物如何通过代谢能力的演化适应非适宜生境,对于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的进化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乳酸乳球菌是一种主要来源于植物或食品的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菌。我们前期研究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乳酸乳球菌3C,该菌比植物或食品来源的乳酸乳球菌具有更高的好氧生长速率。与所有天然分离的乳酸乳球菌不同,3C菌具有革兰氏阳性菌所缺乏的谷胱甘肽(GSH)合成酶,在全合成培养基中能够生物合成GSH。本研究希望通过构建缺失GSH合成酶的突变株,证明GSH合成能力是3C菌适应土壤生境的重要分子机制。并通过向其他乳酸菌中转移GSH合成能力,证明GSH的合成能力对微生物适应非适宜生境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微生物如何通过获取辅因子的合成能力来适应不同的生境。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李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谷胱甘肽在旧金山乳杆菌抗冷冻胁迫中的生理作用

批准号:308000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廖鲜艳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解偶联蛋白和质子泄露能力在树鼩生理生态适应中的意义

批准号:30260021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王政昆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不同生境盐地碱蓬适应高盐低氮生境的生理生态机制

批准号:3157039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宋杰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灌木和草本药用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生理适应策略

批准号:312003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郭晓云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