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lase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肾脏产生的单胺氧化酶,可直接降解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调节血压与心血管功能,与CKD的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产生renalase的主要细胞,但renalase表达的调控因素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为研究体系,采用不同浓度的儿茶酚胺、不同pH值培养液、不同钠浓度培养液、不同浓度葡萄糖以及缺氧等作为干预因素,观察细胞生长状况与细胞活性,检测renalase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酶活性的变化,测定NF-κB及NF-κB DNA结合活性,进行renalase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的调控研究,以初步探索renalase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的调控因素与规律,并探讨NF-κB通路是否参与其中。为进一步研究renalase的功能与表达的详细调控机制提供部分实验基础,为renalase的替代治疗应用创造条件。
本项目在既往的研究基础上,对于肾脏固有细胞的renalase表达状况作了系统研究:发现只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分泌renalase。课题组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发现肾上腺素可以诱导renalase的表达,可能与α受体/NFκB通路有关。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缺氧对renalase表达的调控作用,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参与了缺氧介导的renalase表达,并与缺血预处理的肾脏保护有关,是缺血预处理肾脏保护的新机制;体内与体外实验表明renalase重组蛋白可以有效减轻大鼠的造影剂肾损伤。本研究小组探讨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renalase水平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发现外周血renalase水平与儿茶酚胺浓度、血压水平、胰岛素抵抗以及心率变异度相关。课题组围绕肾衰竭这一基本科学问题进行了一些其他探索,包括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调查、木兰脂素防治糖尿病肾病与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调查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的高血压等。本项目累计在SCI/EI期刊发表论文11篇,接受2篇,其中SCI 11篇,EI 2篇,累计影响因子26.5。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
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α1蛋白酶抑制剂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及其作用的探讨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oN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miR-21对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SnoN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Src蛋白在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去分化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