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性植物乳杆菌同化降胆固醇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21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白小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金菊,王艳萍,赵玉龙,肖萍,张殿伟,蔚钏,郗宏波,闵军涛
关键词:
生物信息植物乳杆菌同化降胆固醇转座子突变库胁迫响应
结项摘要

开发功能性益生菌是食品微生物的重要研究方向,乳酸菌通过同化作用降胆固醇的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益生性乳酸菌同化降胆固醇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菌株的开发及应用。.本课题组已分离筛选到一株植物乳杆菌,该菌株可通过同化作用使得介质中胆固醇显著降低,并显著改变细胞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且菌株移除胆固醇效率受胆固醇胁迫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拟利用人工转座复合物随机插入植物乳杆菌基因组,构建转座子突变库;经表型筛选,获得同化降胆固醇功能显著改变的突变子;使用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突变子基因组转座插入位点两侧的DNA序列,进而获得基因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解析;构建基因敲除菌株并完成遗传互补实验,验证基因功能;明确胆固醇胁迫与关键基因转录响应事件的调控关系。项目工作将在整体上初步阐明益生性植物乳杆菌同化降胆固醇的分子作用机制。

项目摘要

开发功能性益生菌是食品微生物的重要研究方向,乳酸菌通过同化作用降胆固醇的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益生性乳酸菌同化降胆固醇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菌株的开发及应用。本课题的目标是利用Mμ转座插入诱变的方法,经电转化条件优化,对筛选到的降胆固醇能力显著的植物乳杆菌MA2,进行突变子库构建,探究胆固醇功能相关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238个突变株,其中三株突变株的胆固醇移除率:58号33.53%,99号22.47%和163号32.30%,与野生菌植物乳杆菌MA2的60.30%相比,有显著改变。巢式PCR对58号突变株进行侧翼序列分离,得到Mμ转座子3’端约300bp的片段,经生物信息学比对,得到同源性比较高的序列,初步判定其插入位点基因为鼠李糖激酶编码基因。这为探究其5’端基因序列及另两个突变株转座侧翼序列以及其他降胆固醇功能基因提供了技术前提,并为探讨乳酸菌同化降胆固醇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白小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益生性乳杆菌黏附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7157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贞耐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益生性乳杆菌的耐受性和定植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067005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贞耐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益生植物乳杆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90204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东阳
学科分类:H22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因组改组选育益生性乳杆菌突变菌株及其蛋白组学研究

批准号:3120139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盛钰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