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矿物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着手,研究熊耳群钾质火山岩的岩浆起源、演化历程和构造环境。研究表明:熊耳群形成时代为1.95-1.75Ga,早于长城系;是在大陆岩石圈伸展环境下,由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低Ti型大陆溢流拉斑质火山岩;低压条件下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过程;火山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具有很高的LILE/HFSE比值,表现出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构造环境是大陆边缘三叉裂谷系;熊耳期岩浆作用源于保留有早期俯冲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成分基本均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考虑固化剂掺量影响的镁质水泥固化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华北板块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沉积时限和古构造属性研究
华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带构造成因机制及碰撞板块研究
华北陆块元古宙(1.80-1.75 Ga)基性岩墙群成因研究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元古代变质地块性质及其构造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