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1.80-1.75 Ga)在不同地区产出的各类基性岩墙群(侧重于中条山、鲁西和冀东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学和岩石学研究,测试各类组成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铂族元素和Sr、Nd、Pb、O、(Os)同位素组成,准确厘定它们的形成时代,进而系统总结它们的岩相学特征、时空展布规律、岩浆起源和演化过程;通过对基性岩墙群岩浆源区属性的示踪,以及和同期的熊耳群火山岩源区性质的对比,深入理解大陆壳、陆下岩石圈地幔和可能的俯冲组分、软流圈物质或/和地幔柱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从地质、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的角度研究可能的地幔柱活动、大陆裂解所引起的浅表地质响应,进而探讨华北陆块1.80-1.75 Ga火山岩、基性岩墙群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揭示华北陆块18亿年前后所发生的构造-岩浆-变质-隆升事件的性质和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晋北及邻区新元古代0.9 Ga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和地质意义
华北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成因机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
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晚期变质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和构造意义
敦煌地块1.85 Ga基性岩墙群与碱性岩的成因和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