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具特殊的热结构和流变学性质,尤其是它有明显增厚的岩石圈,周期性的岩浆和构造活动使其内部结构和大量幔源岩石剥露于海底,因此是研究地幔成份不均一性和大洋中脊动力学过程的最佳场所。由于分析技术和采样条件的制约,目前国际上对洋中脊火成岩的铂族元素(PGE)和铼-锇(Re-Os)同位素的研究还很少。本项目拟对研究基础薄弱且又是我国近期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重点的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开展工作,通过研究在不同地段获得的玄武岩、辉长岩、橄榄岩等样品的PGE组成和Re-Os同位素特征,并结合主量、微量和Sr-Nd-Pb-Hf同位素特征,探讨其形成时代、地幔源区性质、部分熔融条件、岩浆结晶历史,并为该地区热液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模式提供岩石学基础。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提供西南印度洋中脊幔源岩石组成、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重要信息,而且对于建立我国乃至全球洋中脊资源与科学实验区有重要科学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岩浆演化过程的斜长石示踪研究
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首次海底地震仪台阵探测
铂族元素和锇同位素在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硫化物烟囱体中的组成及物源示踪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50°E附近热液区金、银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