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异源竞争模式中半抗原设计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7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彭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赖卫华,黄震,吕茜,王椿,张凯义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亲和力抗原免疫分析单克隆抗体
结项摘要

Heterogeneous competition pattern was widely considered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immunoassay. However, the design of heterogeneous antigen was empirical and occasional so as to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best heterogeneous antigen. Based on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quinolone drugs in early, we select 32 different structure of quinolone drugs as antigens. The project intend to calculate the molecular descriptors of heterogeneous antigens through 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design,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heterogeneous degree of antigens with some quantifying and sorting. Besides, the affinity of antibody in different competition are tested by Bio-layer interferome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inity constants and the heterogeneous degree are explored and the optimal hapten in theory is predicted which will be verifi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subsequently. This project further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heterogeneous competition patter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lindness in the design of heterogeneous antigen,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screening the best screening heterogeneous antigen.

免疫分析中异源竞争模式被普遍认为可以提高方法灵敏度,但目前对异源竞争原的设计大多凭借经验,偶然性比较大,很难确保设计到最佳竞争原。本课题拟在前期获得的抗喹诺酮类兽药单克隆抗体基础上,选取32种不同结构的氟喹诺酮类小分子作为竞争原,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对32种竞争原进行分子描述符计算,明确影响竞争原异源度的关键因素,对异源度进行量化和排序。2,利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测定抗体与各竞争原之间的亲和力常数,探究异源度与亲和常数之间的关系,预判最佳竞争原。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在不同竞争原下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作为最佳竞争原的选定依据,检验最佳竞争原。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基本明确竞争原异源度和亲和常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一步解释异源竞争模式提高免疫分析灵敏度的原理,有效避免设计异源竞争原设计时的盲目性,为最佳竞争原的筛选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项目摘要

免疫分析中异源竞争模式被普遍认为可以提高方法灵敏度,但目前对异源竞争原的设计大多凭借经验,偶然性比较大,很难确保设计到最佳竞争原。本研究对多种喹诺酮小分子的分子描述符进行计算,并做主成分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小分子的十种主成分与其相对应的交叉反应率进行分类学习,用于辅助筛选合适的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最终从抗原抗体亲和力及构效关系等角度对异源竞争抗原影响ELISA灵敏度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筛选到的七种异源竞争抗原中有六种抗原能够提高ELISA灵敏度。其中,当以SAR-BSA为异源竞争包被原时,相比较ENR-BSA作为同源包被而言,ELISA灵敏度提高了10倍(PBS中)和6倍(牛奶样本中)。亲和力及构效关系表明,抗原抗体之间适中的亲和力以及合适的分子相似度有利于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测定19种喹诺酮类药物与诺氟沙星抗体1C9之间的交叉反应率后,这些药物的交叉反应率被成功用于筛选合适的异源竞争抗原方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ELISA检测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小分子药物与抗体的交叉反应率位于0.77%与49.92%之间时,它们相应的全抗原能够明显地提高ELISA检测灵敏度。相比于同源竞争抗原ELISA灵敏度,使用莫西沙星制备出的全抗原MOX-BSA为包被原时的ELISA灵敏度提高了26倍。本研究不仅提出了详细的方法用于对合适异源竞争抗原的筛选,同时也从理论角度对抗原结构与ELISA灵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彭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27402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263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40439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2046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6501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64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6501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80401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7402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002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7402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0612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药残留免疫化学分析的半抗原分子设计及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

批准号:30370944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朱国念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半抗原抗异型抗体和抗独特型抗体在药物残留非竞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3087189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捍东
学科分类:C18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半抗原驱动有机磷农药抗体分离可变区分子进化及其非竞争免疫分析基础

批准号:312718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弘
学科分类:C2009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免疫半抗原空间连接臂位点对抗体分子识别取向的影响模式研究

批准号:3080077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奇
学科分类:C20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