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性联二萘、螺吡喃和(硫)脲三元杂化骨架的新型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协同识别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105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王雅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唐瑜,窦伟,郑江荣,张爱江,马天华,董明,董玉曼
关键词:
手性联二萘协同识别传感器(硫)脲螺吡喃
结项摘要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发展具有有效识别客体分子功能的化学传感器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本项目旨在发展一种手性联二萘、螺吡喃和(硫)脲单元杂化而成的新型三元主体传感器分子,利用联萘的手性荧光团,螺吡喃的光致变色特性以及(硫)脲的氢键给予能力,通过其多重作用模式:正负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π-π作用、氢键作用)、空间位阻排斥等,来达到协同识别客体分子的目的。分析主客体识别过程中产生的超分子自组装模式,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进而进行细胞内实验,使它们有可能成为一类生物芯片。为研究开发更多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分子传感器提供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发展具有有效识别客体分子功能的化学传感器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本项目发展了一种手性联二萘、螺吡喃和脲单元杂化而成的新型三元主体传感器分子,利用联萘的手性荧光团,螺吡喃的光致变色特性以及脲的氢键给予能力,通过其多重作用模式:正负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π-π作用、氢键作用)、空间位阻排斥等,来达到协同识别客体分子的目的。通过分析主客体识别过程中产生的超分子自组装模式,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为研究开发更多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分子传感器提供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王雅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57209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90012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103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吲哚酮螺四氢硫代吡喃类药性骨架的构建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批准号:2160225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胜正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螺吡喃类小分子凝胶的多重手性逻辑门构筑

批准号:217731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苗碗根
学科分类:B0204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氧杂螺环的微手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157202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小强
学科分类:B03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轴手性联萘二酚骨架等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批准号:2136200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治明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