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search project plans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world economy for policy implications, under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and "New Normal", as China embracing the world. Starting from macroeconomic data, through constructing multi-level dynamic factor analysis model, the study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cycle theor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ycle theory, the world economic cycle theory and its index system with latest new framework of business cycle model. Based on the EIU global macro database,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FRED database, IFS database WDI world bank and the IMF, and large sample data of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customs import and export enterprises, from macroeconomic level to industry level,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Normal",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y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will be one of the concern to do analysis, to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world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the research analysis will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response to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s,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本课题拟在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为研究对象,从宏观数据着手,分层次构建多个动态因子分析模型,在综合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EIU全球宏观数据库、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分行的FRED数据库、世界银行WDI和IMF的IFS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企业的大样本数据,深入产业层面,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研究外部冲击及内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以揭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协调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本项目基于研究申请书中的研究计划及研究内容,首先建立了一个两国的国际经济周期模型,在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全球化背景下,拓展为多国模型,以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外部冲击及内部冲击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以揭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对协调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次,为了分析贸易传导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跨国传递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多国的静态模型,引入财政政策相关性、货币政策相关性以及名义汇率波动度三个变量衡量国际经济政策的合作程度并作为控制变量,侧重比较分析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跨国传递的影响程度。第三,由于静态模型不能反映变量的滞后效应,动态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通过构建动态因子模型并抽象出多层次的因子分解成分,深入分析世界共同因子、地区共同因子以及国家因子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为研究金融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的影响,我们采用动态向量自回归的多因子模型研究金融渠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允许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分析外部冲击的影响并可以提供更多动态估计的解决方案。第四,为研究新常态经济下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贸易发展状况,本研究将夜间灯光数据运用于引力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最后,在研究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过程中,我们从宏观层面深入产业层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框架,对于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总体而言,本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有力推动了相关邻域的学术研究。项目投入资金20.4万元,其中,直接费用17万元,支出与投入相等。同时,本项目培养了两名博士。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新兴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风险 研究综述及展望
民营上市公司组织冗余与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
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的影响———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
中国利率市场化阶段利率规则探究 ———基于对泰勒规则的扩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及生产率提升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贸易品类别、资产互持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及汇率政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管理及其政策研究
教育的代际传导机制及相关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