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昼夜节律是由复杂的生物钟系统控制,对生物钟运行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最有潜力获得重大突破的研究领域"。脉孢菌是研究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最佳模式生物之一。脉孢菌FRQ、WC-1和WC-2蛋白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负调控反馈环,并决定一系列生物钟控制基因的节律性表达,作为正调控因子的WC-1和WC-2蛋白翻译后化学修饰可能起关键的调控作用。前期工作证明:磷酸化的WC-1和WC-2转录活性显著下降。泛素化和SUMO化如何调控WC-1和WC-2活性呢?本项目以脉孢菌为材料,研究WC-1和WC-2蛋白SUMO化修饰对脉孢菌昼夜节律的影响;探讨WC-1和WC-2蛋白SUMO化修饰降低其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预期揭示WC-1和WC-2蛋白的SUMO化修饰和泛素化修饰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蛋白翻译后化学修饰在生物钟系统中的作用,为其它物种昼夜节律系统调控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RAS-2调控粗糙脉孢菌生物钟的分子机制研究
Not1蛋白调节粗糙脉孢霉生物钟的机制
Vad-5对粗糙脉孢菌无性产孢的调控机理研究
粗糙脉孢菌生物钟基因frq转录抑制因子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