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河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类型及人地关系演进,探讨古绿洲与古城址的废弃时代、原因及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口数量的时空变化,重建河西走廊全新世中后期古气候环境。重点说明新石器文化在3Ka左右趋于衰落、湖泊干涸及晚近沙漠化原因。为历史地理学开创新的研究范例,科学地评价河西走廊生存环境现状,为区域开发提代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河西走廊早期农业活动及其与干旱区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罗布泊地区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干扰下高寒草地碳库类型转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
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农业活动及其对干旱环境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