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成黑炭演化为多组分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70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陈建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孔令东,李想,李凌,乔利平,胡大伟,陈晖,杜欢欢,贾璇
关键词:
形成机制天然气黑炭大气细颗粒物燃烧
结项摘要

污染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含有大量黑炭(soot)、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成分,化石燃料燃烧形成的新鲜soot如何逐步附着上含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等进而演化为多组分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鲜有报道。本项目使用反应式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Reactive-TDMA),在线观测甲烷、乙烷、丙烷及工业、家庭用天然气燃烧形成的新鲜soot颗粒吸附H2SO4、HNO3等大气污染物后,与NH3、有机胺进一步反应形成无机铵盐、有机铵盐形成大气细颗粒物的反应机理;阐明大气环境条件下,改变O3、H2O2等大气氧化性污染物浓度和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温度条件下,soot复合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演化为100 nm以上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借助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手段, 分析soot颗粒表面形成的无机盐和有机酸等化学组分变化特征,为深入剖析我国城市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理解区域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按照实施计划顺利完成。针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含有大量黑碳(soot)、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成分,开展了实验室模拟研究,并结合外场观测研究,形成主要成果:(1)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式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Reactive-TDMA),对硫酸三乙胺盐的开展了天然气燃烧形成的新鲜soot,在吸附硫酸气体后,通入氨气、有机胺等反应,观察到Soot表面形成硫酸盐、硫酸有机胺盐演化为多组分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2)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专用燃烧炉、气溶胶烟雾箱和先进的大气颗粒物等测量仪器,基于我国三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玉米、小麦、水稻)产量及野外开放式燃烧比例情况,给出了秸秆燃烧排放的含Soot颗粒物和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的准确定量化排放特征;(3)用电子透射电镜(TEM)、X-射线电子能谱(ESX)等手段对上海市区在收集到的834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碳质气溶胶可以分为四类:有机化合物聚合体(POC)、黑碳(soot), 焦油球(tar ball)和生物体颗粒物(biogenic particle)。基于TEM-EDX分析表明,大部分颗粒物覆盖了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许多颗粒中呈现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物和Soot内混特征;(4)发现污染大气中雾水含有大量黑碳、无机成分及PAHs等污染物。大气颗粒物包括表面吸附硫酸的黑碳颗粒吸湿增长,在高相对湿度下作为云凝结核(CCN)形成雾。通过收集的雾水观测,发现许多雾水样品一些雾水颜色很黑,表明含有大量黑碳等污染物。上海采集的36个雾水样品的总离子浓度(TIC)呈现了强烈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节的雾水平均TIC是春夏季节的3倍多。. 该项研究为深入剖析我国城市含黑碳气溶胶复合无机盐、有机胺盐演化成为大气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起到积极作用,为理解区域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打下基础。. 本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至今发表标注论文SCI论文11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项。1位博士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一位博士后出站,培养研究生3人获博士学位、5人获硕士学位。现有5人、3人分别在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陈建民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570447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107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7432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9570864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377008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33017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87507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9070064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512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40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气细颗粒物及其组分的心肺健康危害机制研究

批准号:9164320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阚海东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硫酸酯的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2137707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汪午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气细颗粒物中内毒素组分的毒性贡献、协同作用及效应机制

批准号:2150716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关天嘉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在线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批准号:4060503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温天雪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