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植物景观的历史原貌探究及恢复方案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30838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赵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龙,戴全胜,张秦英,刘瑗,刘钢,黄焕春,张凤梧,王苗
关键词:
恢复颐和园植物景观清漪园历史园林
结项摘要

Landscape plants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system. Our country ancient literati and garden designers use plants as the medium to convey the human heart 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e Summer Palace is the masterpiece of Chinese imperial gardens, and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has originality especially in QingYi Garden period。But after the destructions for several times, the plant landscapes was obviously changed which already can't reflect the classical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 of the essence. This project analysis the court paintings, verse, scrolls and reference related research reports and moder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data etc,that made from the QingYi Garden period till the time the Summer Palace rebuilt. To summarize the plant species, planting position and coordinated cult method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ummer Palace, the system shows the Summer Palace plant landscap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history. Compare the plant landscape of the Summer Palace today with prosperous QingYi Garden'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Objective to save the Summer Palace to historic,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garden construction law, and put forward the view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restoration method, for gradually restored the prosperous royal garden of plant landscape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The research will be further perfect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history, also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文人和造园家将植物作为载体,借物言志,寓意造景。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杰作,清漪园时期园内植物配置颇具匠心,经过之后的数次破坏,植物景观发生明显地改变,已经不能体现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精华。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从清漪园修建到颐和园重修期间的御制诗文、题额、对联、宫廷绘画等材料,结合实地调研,参考近现代相关研究成果和地层科学探测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清漪园以及颐和园时期的植物配置总体特征,还原其各历史时期的植物材料、栽种位置以及配植方法等,系统展示颐和园植物历史景观的演变。本研究将对今日颐和园与盛时清漪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对比并总结差异,以保留颐和园历史风貌、意境为基础,依据传统园林营造法则,提出植物景观保护、复原的方法,为逐步恢复盛园之时的植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课题成果可进一步完善、丰富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摘要

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杰作,清漪园时期园内植物配置颇具匠心。本研究注重把史料、文献、考古、遗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依托所在单位已有明清古典园林和颐和园等相关研究,结合实地调研颐和园内植被现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呈现颐和园植物景观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为科学、合理地恢复清漪园时期植物盛景提供理论基础。.根据课题立项时确定的研究目标,本研究系统梳理从清漪园修建到颐和园重修期间的御制诗文、题额、对联、宫廷绘画等材料,并总结出清漪园以及颐和园时期的植物配置总体特征,还原其各历史时期的植物材料和配植方法等。通过系统整理乾隆在颐和园内的御制诗,统计植物描写的数量、种类和审美意境等,着重分析造园主人的园林审美情趣。课题组完成现状植物调研工作,明确植物种类、数量、位置和配置特点,绘制现状植物平面图,初步完成古树名木、珍贵树种和重要植物群落的信息收集工作,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监控。.本课题注重指导实际工程项目,课题组参与完成3项景观提升和绿化改造的工程项目,包括南湖岛景观提升工程、绣漪桥景观恢复工程和颐和园西门三十亩绿地改造工程等,并荣获多项省部级优秀园林工程奖;各项工程均采用现状植物调研和分析、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的考证、控制规划(技术性研讨)、详细规划(深入设计)、施工设计、方案实施、养护管理等步骤。在研项目《颐和园生境保护工程及植物应用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全园内植物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同期,课题组对万寿山后山的遗址群展开调研,成果中包含历史植物景观分析、现状植物分布、生态保育和水土流失等,为探究清漪园时期的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造园主人的审美提供了个案研究成果,丰富了颐和园历史的研究、完善颐和园保护和修复工作。.项目成果中包含发表重要期刊论文4篇,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论文8篇,课题组负责人参加境外和国内会议及专题演讲6次,组织相关学术会议1次,参与培养研究生2名,指导5名本科生毕业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4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22.09.1887
发表时间:2022
5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赵迪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90506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076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072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97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089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428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颐和园营建过程研究

批准号:511083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龙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批准号:5137828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杰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GIS的城市历史街区声景观研究

批准号:5120845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周旻
学科分类:E08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主动配电系统故障恢复新策略及恢复方案多目标优化研究

批准号:615733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丽君
学科分类:F03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