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件外包市场以两位数速度的迅猛增长,风险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出,亟待解决。区别于以往软件风险管理文献偏重于微观风险因素分析的思路,本项目提出立足于财务视角,在充分考虑软件外包中的行为因素与期权特性的条件下,采用分阶段付款的方法对软件外包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研究计划包括:(1)在厘清行为因素、期权特性、软件外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实证证据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体现行为因素、融合期权特性的、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激励相容理论框架;(2)在此框架下,首先确定软件外包中的风险资本预算,然后分别基于障碍期权和序贯交换期权确定分阶段付款的"触发点"标准以及合理的付款决策;(3)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提出的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灵活性期权价值最大化的风险管理决策方法区别于以往单纯的实物期权方法;提出了分阶段付款决策中的具体的期权刻画方法,这些构成了本项目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项目以中日软件外包为背景,对激励相容框架下嵌入期权的外包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软件外包风险的行为归因假说,认为外包双方的自私行为是外包风险的源头。基于此假说提出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约束自私行为从而控制外包风险的思想与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风险行为归因的外包风险行为打分模型。建立了嵌入触发期权的激励相容型软件外包付款合同设计模型,发展了软件外包的经典的信誉模型,设计了一个嵌入中间检查触发期权的付款合同。进一步建立同时嵌入中间期权和尾部激励期权的复合型软件外包付款合同,证明了对知识密集型的软件外包(成本函数三次导数大于0),复合尾部激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外包风险。为了更好地描述谈判过程,建立了考虑包出方和承接方双边期权价值的纳什谈判模型。这个模型发展了了外包中的经典的产权模型,给出了关键参数即第一阶段付款比例的确定方法。采用基于Conjoint analysis思想的实验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嵌入触发期权对软件外包风险的有效控制作用,并揭示了其作用的机制。还发现了以信任为桥梁以及以参与为途径的两条从能力通向有效软件外包风险控制的通道。检验了灵活性对软件外包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信任机制对软件外包风险控制的间接强化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IT服务外包进度风险控制的分布式决策机制研究
外包软件项目风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基于因果分析和可行动知识发现集成框架
Bayesian实物期权及在信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基于或有资本的银行极端金融风险的激励相容式分担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