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安全发展的应用地理学研究——以沈阳、大连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711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5.00
负责人:修春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伟,宋飏,魏冶,郭蒙,孙仲秋,孙平军,陈晨
关键词:
城市安全安全环境城市景观大城市脆弱性
结项摘要

Large cities usually display more vulnerability when exposed to disasters and disturbances, comparing to cities with smaller size. The integrated disasters risk management theories tend to ignore the safety implication of urban scales and spatial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highly comprehensive vulner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large cities, focusing on the safety development of large cities, and taking Shenyang and Dalian as the cas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afety factors, urban landscape, 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their safety implication, using location analysis, accessibility analysis, landscape analysis, vulnerability analysis, spatial mapping and other geographical analytical tools.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which the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and the movement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factors influence urban safety, to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main large cities in China,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urban safety environment a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environment of whole and districts of the case cities. Focusing on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large citi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safety environment, this project is helpful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t is also favorable for embodying the special role and core value of geography, and extending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geography so as to serve the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ence, this study is of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in both academic and applied aspects.

与尺度较小的城市相比,大城市在暴露于灾害和各种扰动时往往有更多的脆弱性。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理论忽视城市尺度、空间格局的安全意义,以及高度综合的脆弱性分析。本项目基于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和大城市的运行机制,以大城市的安全发展问题为导向,以沈阳和大连为案例,应用区位分析、可达性分析、景观分析、脆弱性分析和空间制图等地理学工具,对我国大城市安全因子、城市景观、城市功能结构及其安全意义进行分析,探究致灾因子和城市景观格局要素运动影响城市安全性的机理;对我国主要大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估;建立城市安全环境的概念,评估案例城市的整体安全环境和各分区的安全环境。 本项目研究大城市发展及其安全环境影响,有助于深化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的认识,同时能够发挥地理学的独特作用和核心价值,扩大地理学应用领域,服务于城市和区域的科学发展,具有多重学术和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与尺度较小的城市相比,大城市在暴露于灾害和各种扰动时往往有更多的脆弱性。本项目以沈阳和大连为案例,应用地理学理念和工具对我国大城市安全因子、城市景观格局的安全意义进行分析,评估我国主要大城市的脆弱性以及城市安全环境,有助于深化城市与环境关系研究,发挥地理学的独特作用和核心价值,服务于城市和区域发展。.以沈阳为例,对城市避灾绿地等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空间识别和布局优化研究。核心成果发表于《中国园林》、《地域研究与开发》、《应用生态学报》、《灾害学》等。将避灾绿地区位与交通网络中心性相结合进行可达性分析,识别出避灾绿地可达性的8个高值核心区,并分析了各部分城区在避灾绿地可达性分布情况和服务水平;识别和定量刻画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及其与人口的空间匹配性,测算空间可达性,并划分了14 个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依据地理学和景观生态思想方法,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城市韧性研究框架,并对2000-2016 年大连市各县市区的城市韧性进行评估。成果发表于《地理学报》。分别利用生态基础设施工具、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工具刻画规模韧性和密度韧性,基于源汇景观平均距离指数度量形态韧性,对各年份三类韧性的组合形式进行综合评判。认为,“规模—密度—形态”三位一体的韧性评估方法可有效识别城市的韧性特征,是建立城市规划与城市韧性研究之间有效联系的纽带。进而对未来大连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和城市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探讨了全国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脆弱性与城市规模、功能类型、布局形态之间的关系。核心成果发表于《城市问题》。.围绕与本项目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其他问题,也做了一些延伸性的研究。如中俄滨海大城市的安全环境比较、辽宁省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安全环境背景的影响、城市景观格局对生物多样性和用地安全的影响等,发表于《sustainability》、《经济地理》、《地理科学》等杂志。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城市地区生态与经济的整体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批准号:49571022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陈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人居环境意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批准号:4087107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雪铭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城市人居拟态环境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批准号:4117113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雪铭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近域大城市整合发展机理研究----以长春、吉林市为例

批准号:49871033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王士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