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一些原先用于果蔬采后防腐处理的化学杀菌剂已被陆续禁止使用。应用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手段诱导提高采后果蔬的抗病性以控制贮藏病害的发生,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以跃变型果实桃和非跃变型果实草莓、杨梅为试材,研究比较不同浓度外源MeJA和1-MCP采后处理对果实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总酚和主要酚类物质含量及酚类物质代谢关键酶活性、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果实腐烂和品质的影响,以揭示采后果实的感病原因和抗病机理,丰富果实采后生理与病理理论,同时也将为MeJA和1-MCP处理技术在桃、草莓、杨梅及其他果蔬贮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这对降低果蔬采后损失,减少果蔬采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和残留,确保新鲜果蔬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增强我国新鲜果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MeJA和热空气复合处理对果实采后病害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采后CO处理对枣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机制研究
采后可溶性硅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机理研究
γ- - 氨基丁酸对果实采后抗病性的诱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