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评估、形成机理及中国的碳排放责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3732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彭水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钱争鸣,任力,张明志,沈小波,孙传旺,洪丽明,张文城,曹毅,余丽丽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国际贸易责任分配机制碳排放区域转移
结项摘要

International trade gives rise to significant carbon emission displacement geographically on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is project tries to exte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mechanisms behind the international emission-displacement-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nstructing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models based on neoclassical trade theory, new trade theory and strategic trade and environment policy theory.These models will be us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ange in production factors and technology, evolution of market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of asymmetric climate policy and firms' heterogeneity in abatement cost on international emission displacement by trade. Based on MRIO and CGE models, this project further investigates empirically the scale, growth,paths and structure of emission displacement in trade flow and simulates the influence of factor accumulation, advancedment of technology and change of market structure. Finally, this project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emission displacement by trade on global climate cooperation and try to develop a trade-adjusted,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allocating international emission abatement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fairer and more efficient.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help to reveal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faced by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provid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related policy decision making.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具有显著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本项目试图拓展碳排放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突破现有研究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局限,拓展至现代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开放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动态变化、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对称减排政策以及企业减排成本差异等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借助MRIO模型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碳排放区域转移的规模、区位、产业路径和部门结构进行经验评估,利用GTAP-E模型对要素禀赋、技术效应、市场结构、单边与多边气候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探讨碳排放区域转移对全球减排合作的影响,通过贸易增加值构造责任分配权数,构建贸易调整的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促进国际减排的公平与效率。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区域转移客观事实下面临的复杂减排局面,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制定国内相关政策提供定量依据与参考。

项目摘要

本项目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拓展国际贸易转移排放的动力机制研究,突破现有研究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局限,拓展至现代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开放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动态变化、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对称减排政策、企业减排成本差异等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类型气候政策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基于MRIO模型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碳排放区域转移的规模、区位、产业路径和部门结构进行经验评估,利用GTAP-E模型对要素禀赋、技术效应、市场结构、单边与多边气候政策、碳排放核算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探讨碳排放区域转移对全球减排合作的影响,通过贸易增加值构造责任分配权数,构建贸易调整的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促进国际减排的公平与效率。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区域转移客观事实下面临的复杂减排局面,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制定国内相关政策提供定量依据与参考。总之,项目研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紧扣我国经济重大现实问题,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方法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实证分析技术先进、结论可靠,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项目组根据申请书研究计划展开研究,并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组在国内外重要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包括国际、国内较具学术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如《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Policy》、《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China & World Economy》、《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Sustainability》、《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科学》、《资源科学》、《国际贸易问题》、《国外社会科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国际商务研究》等,其中SCI/SSCI收录12篇,这些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仅集中体现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也在国内外同行中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产业转移对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10111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红光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省级层面与其他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

批准号:7180408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中华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

批准号:4160111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原嫄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转移规律、机理及区域协调性碳减排政策模拟研究

批准号:4130163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富佳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