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凸显,碳减排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区域生产技术与环境管制的不同,产业转移所引发的大范围产业空间重组必然对区域碳减排产生影响。从全球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碳泄漏"可能导致全球减排目标的失败。就中国而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碳排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是事关国家预期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为此,本项目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地域单元,以1997-2007年为时段,以两位代码产业分类为对象,在产业转移定量测度和区域碳排放强度分解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能耗水平、能源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强度差异的影响机理,最终定量回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以及整体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程度,为中国区域产业布局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协调提供科学依据;并在理论上为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完善产业转移理论,丰富和发展人地关系研究。
(1)围绕产业转移对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主题,首先建立了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算模型,并对中国主要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能耗效应,揭示了产业转移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主要通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产业转移有利于京津和东南沿海区域的碳减排,而对西北和东北等地区的碳减排则不利。因此,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或者针对区域产业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是减少碳排放区域差异影响的重要途径。(2)结合国际最新研究进展,项目研究中还拓展了原计划研究内容,分别建立了基于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基于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主要区域1997年和2007年最终消费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背后隐含的碳排放,以及区域需求-供应链、价值链中隐含的碳排放转移。结果发现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的净碳输出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4强,受中国生产地域分工的影响,1997-2007年间中国主要区域间需求-供应链中隐含的碳排放大量增加,但是1997-2007年间区域价值链中隐含碳排放净转移的减少说明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区域不公平现象不断减弱。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
区域房价差异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本有效的中国区域间碳排放权交易潜力及其对区域产业格局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评估、形成机理及中国的碳排放责任研究